近日,我院腫瘤科成功開展了B超下中等長度導管置入新技術,該項技術對提升我院靜脈輸液護理質(zhì)量,推進新技術、新理念、新規(guī)范有著重要意義。患者患者反復住院治療或輸液療程長導致外周血管條件差,靜脈穿刺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腫瘤科護理團隊開展了B超下中等長度導管置入新技術。
導管置入術由靜脈治療專科護士王敏娜實施,采用超聲引導技術,將導管經(jīng)患者上臂貴要靜脈置入,導管尖端位置到達鎖骨下靜脈。置入中長導管后患者無需重復穿刺,輸注刺激性藥物無疼痛,受到患者及家屬的好評。
此項技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我院靜脈輸液水平成功邁上新臺階。從“無針化治療”到“一針化管理”,樹立了安全的靜脈治療理念。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我院的靜脈治療質(zhì)量,減輕患者痛苦及外周血管的損傷,保護患者血管通路,從而給患者帶來更加安全、專業(yè)、舒適的就醫(yī)體驗。
中等長度導管的優(yōu)點
1、只需一次穿刺就可以完全滿足住院期間的輸液治療需要。
2、不需要X線拍片定位,全程在超聲引導下塞丁格置入,操作簡單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3、留置時間長達一個月,也可根據(jù)病人實際情況適當延長留置時間。
4、可以滿足臨床對于特殊藥物的輸注要求,穿刺速度快、安全性較高、感染率低。
5、風險較留置針或深靜脈置管低,價格較PICC便宜,維護成本較低、可以減輕中長期輸液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
適應人群
1、預計治療時間1-4周的病人。
2、中等長度導管應用于下列藥物和溶液:抗菌藥物、補液和外周靜脈對其具有良好耐受的鎮(zhèn)痛藥。
3、持續(xù)輸注等滲或接近等滲的藥物。
4、短期靜脈輸注萬古霉素的病人(小于6天)。
5、需持續(xù)鎮(zhèn)靜與鎮(zhèn)痛的病人。
6、間歇性或短期輸注高滲透壓、腐蝕性藥物等(因存在未被檢測的外滲風險)需慎用。
中長導管置入后注意事項
注意保護無菌透明貼膜,如有松動,及時更換;保持皮膚干燥、清潔;攜導管可淋浴,避免盆浴;袖口不宜過緊,如導管脫出,嚴禁還納;避免手臂提過重物品及劇烈運動;避免高壓推注造影劑和藥物。
腫瘤科服務熱線:0752-6299052
供稿、供圖:腫瘤科 張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