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是較為復雜的,其是由多種器官組成的,如少了哪一個部位,我們的機體就會失去正常的運轉,其中腎臟屬于人體中最為重要的排泄器官,其對保持體內環境的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一旦腎臟出現問題,即會引起相應的腎臟疾病,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健康與生活[1]。
腎臟具有較大的代償能力,這種功能有一定的利和弊,當腎臟出現早期病變時,或是早期病癥時不嚴重時,患者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適感,即使這部分患者會出現浮腫、食欲差、腰酸等不適時,也會認為是處于亞健康、勞累等狀態,很少有人會聯想到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等出現貧血、高血壓等腎功能不全癥狀時,在此時就醫會發現腎功能已喪失,無法逆轉,此時的病情已發展到中期,或是尿毒癥階段。因此,腎臟病是一個“沉默殺手”,盡早預防腎病,對提高治療與預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腎臟解剖部位與功能
人體中有左、右兩個腎臟,即分別處于脊柱、腰部兩旁,兩個腎臟的大小、重量、形態等均大致相似。
人的腎臟具有重要作用:
1、腎臟會生成尿液,保持水平衡,當機體中的水分過多,或是過少時,腎臟會通過尿量的調節,保持機體內水的平衡性[2]。
2、腎臟會排出人體的代謝產物、有毒物質,當機體在新陳代謝時會產生一些代謝廢物,如肌酐、尿毒、尿酸等,腎臟會將這些廢物排出體外,從而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如出現急慢性腎功能不全,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會減退,此時的代謝廢物會蓄積在體內,導致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
3、腎臟可以調節機體的酸堿平衡性、電解質平衡性,當腎臟功能受到損傷時,會引起酸中毒、高鉀、高磷、低鈣血癥等。
4、腎臟具有分泌激素的作用,在血壓、紅細胞、骨代謝等調節中發揮重要作用。故在出現慢性腎臟疾病時,以上的活性物質會出現失調,引起骨病、貧血、高血壓等。
腎臟疾病的早期臨床表現
目前,受到多種疾病的共同影響,腎臟疾病發生率直線上升,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極大的影響。腎臟病與其他疾病相比,具有一個較為特別的地方,即便是腎臟功能已損傷50%以上,腎病患者此時仍可能不會出現任何的癥狀[3]。因此,腎臟疾病患者在發病初期時,可能完全沒有不適感,或是癥狀不明顯,從而不能及時引起患者、家屬的足夠重視。
臨床上還有部分腎臟疾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有腎臟疾病,故從沒有就診過,當第一次知道自己患有腎臟疾病時,此時的病情已處于腎衰竭,或已處于尿毒癥期了。因此我們就需要及時了解與重視被忽視的腎臟疾病早期表現,現為大家科普一下腎臟疾病的早期表現有哪些:
水腫:多數的腎臟疾病患者在早上起床之后,會發現顏面部、眼瞼等出現水腫,午后時會消退,勞累之后水腫會加重,休息后又會減輕,嚴重時雙側的腳踝內側或脛前也會出現水腫。
尿量異常、夜尿頻繁:人體正常的尿量為1000-2000ml/天,不論尿量減少或是增多,均需要引起相應的重視,另外夜間排尿次數增多時,往往也是出現腎臟疾病的信號。
血尿與泡沫尿:如小便的顏色出現血樣或是出現洗肉水樣,此時說明有血尿的可能;如小便出現泡沫,而且尿液中的泡沫因長時間不能消失,此時可能為蛋白尿,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高血壓:腎臟疾病患者易伴有高血壓,當突然出現高血壓表現,如頭昏、頭痛、耳鳴、眼花等,近期監測血壓上升,需要警惕腎臟疾病可能。如以前有高血壓病史,需要警惕高血壓腎臟病,因高血壓與腎臟損傷會相互影響,而且易形成惡性循環。如年輕人有高血壓疾病,此時需及時排除腎臟病的可能性。
貧血:引起貧血的原因較多,腎性貧血為其中之一,即腎衰竭時會出現貧血癥狀,此時需及時查腎功能。
腰部酸脹、乏力、腿軟等,在運動或是開展過一般的活動之后,此時的機體會出現特別的疲乏感,休息之后可稍緩解,但仍會出現乏力、腿軟、腰部酸脹等不適,少數的腎臟病患者會出現腰痛。
慢性腎臟疾病發病率較高
急性腎臟疾病多數可以治愈,但慢性腎臟疾病的病程較長,而且不能根治。常見的慢性腎臟疾病有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間質性疾病、腎血管性疾病、遺傳性腎臟疾病等多種類型。
目前,我國最為常見的是腎小球腎炎,之后為高血壓腎小球動脈硬化、慢性間質性腎炎、糖尿病腎病、多囊腎等。其中慢性腎臟疾病發生率直線上升,患病人數逐年增加,平均10個人中有一個就為慢性腎臟疾病,主要原因是在工作與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有了一些不合理的變化,如碳水化合物、食鹽、脂肪等,再加上體力活動過少、工作壓力過大、精神緊張、各種環境污染、吸煙等因素的影響,均會導致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從而導致以上代謝性疾病慢性腎病發病率的直線上升。
同時各種感染、免疫介導的原發腎病、繼發性腎病等發生率也在不斷上升,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除以上原因外,還有濫用藥物、不規范用藥等引起的藥物性腎損傷,發病率也在不斷地上升。
引起慢性腎臟疾病的原因較多,機制也較為復雜,但如具有以下危險因素的人群,需要高度重視慢性腎臟疾病的發生,如高血壓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病家族史等人,易引起慢性腎臟病。之后為代謝性疾病、長時間應用腎毒性藥物、慢性泌尿道感染等患者。
如何預防腎臟疾???
對于沒有腎病的人群需要及時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
1、減少鹽的攝入量,飲食要保持清淡,平衡飲食結構,適當的多喝水,不要憋尿,如膀胱憋尿太久,易引起細菌的繁殖,此時會增加輸尿管感染幾率,進而會影響腎臟。故需要每天多喝水,及時排尿。如出現相關炎癥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每天有計劃地堅持體力活動、體育訓練,控制好體重,預防感冒。
3、避免酗酒,做到戒煙酒。
4、避免濫用藥物,因多種藥物、化學毒物的應用,會損傷腎臟,如長時間服用止痛劑,不恰當地應用抗生素類藥物,會破壞腎功能。
5、定時檢查尿常規、腎功能,同時開展腎臟超聲檢查,了解疾病史,對腎臟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
對于高危人群,即患高血壓病、糖尿病的人群,需要及時開展相應的治療,預防慢性腎病的發生,同時還需要做好以下注意事項:
1、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如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肥胖等,在??漆t生的指導下堅持用藥。
2、做到合理飲食,堅持低鹽、低糖、低嘌呤類飲食,密切觀察患者的血糖、血壓、血尿酸等指標,將其嚴格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
3、每半年監測一次尿常規、腎功能、尿微量白蛋白,以便于可以盡早發現腎損傷,早期開展腎臟疾病的相關化驗檢查。
參考文獻:
[1]詹洪春,潘鋒. 早診和加強“三高”管理是預防糖尿病腎病的關鍵[J]. 中國當代醫藥,2022,29(28):1-4.
[2]段靖鈺. 腎病高危人群如何避免腎損害[J]. 家庭醫學(下半月),2021,(02):54-54.
[3]羅大偉. 預防腎病,維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J]. 中老年保健,2021,(04):19-21.
供稿:腎內科 高偉青
?。ū疚膱D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