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有著不同的身份,卻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軍嫂?!吧嵝〖翌櫞蠹摇?,她們用愛的力量,澆灌丈夫的軍旅花開,奏響強軍的時代凱歌。
自立自強,牢記使命
她叫譚淑良,是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麻醉科復蘇室的護長。穿上護士服,她是“白衣天使”,守護群眾生命安康;換上便服,她化身“最美軍嫂”,挑起家庭重擔,撫養子女、恪盡孝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世界,聆聽她的故事。
科室、家和孩子的學校組成了她“三點一線”的日常。她把小家打理的井井有條,作為一個醫務人員,她也時刻銘記救死扶傷的初心使命。在日常診療工作中,更是以身作則,帶領復蘇室護理努力工作。
結婚十三載,夫妻情深卻聚少離多,她用自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擔,扶老攜幼的同時,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為丈夫全身心地投入部隊事業提供了堅強的家庭后盾。她把孝順留給父母,把關愛留給孩子,把理解留給丈夫,她跟丈夫說的最多的就是“家里有我,你放心”。多少個月盈圓缺,他獻身祖國不惜流血流汗,她孝敬父母任勞任怨, 祖國昌盛有他的貢獻,軍功章里有她的一半,這就是軍嫂最大的榮耀!
愛崗敬業 精益求精
眾所周知,復蘇室是保障手術麻醉安全的重要節點,是手術病患在手術室與病房的中轉站。復蘇室承載著手術麻醉的患者安全、舒適蘇醒和快速康復的重任,作為復蘇室護士長的她,為了使患者更快蘇醒,平安轉回病房,同時又加快手術麻醉的銜接,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譚淑良協助麻醉醫師開創了復蘇室B區和預麻區域,一邊把已經清醒、生命體征平穩但仍未達到出復蘇室時間的患者轉移到B區,一邊帶領麻醉護士協助麻醉醫生在預麻區域進行神經阻滯、動脈穿刺等預麻操作,在保證患者麻醉后復蘇安全的同時,促進手術麻醉的快速銜接,優化手術麻醉復蘇流程,大大的提高了 麻醉科手術室的工作效率,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復蘇室是一個小小的戰場,這里有年幼需要關愛的小小患者,也有舉步維艱的高齡老人,更有焦慮多思的孕產婦們……面對著形形色色的病患,譚淑良始終用關心、耐心去對待、去服務,用微笑、真誠去傳遞溫暖,讓患者在病痛下感受到絲絲的安慰。
譚淑良不僅在工作中無微不至、精益求精,還通過課余時間學習視頻剪輯和撰寫科普,在廣東省第二屆麻醉護理科普大賽獲得了三等獎;她還結合臨床護理中遇到的痛點、難點,積極創新,獲得了2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疫情當先,勇往直前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全球,面對疫情,在部隊探親又身懷六甲的她,仍舊義無反顧地投入一線工作,踐行著一個醫者的初心使命,奮戰在抗疫一線。疫情期間,她不斷地組織科室醫務人員進行疫情防控實戰演練,查漏補缺,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應對每一個可疑病例!她常說:“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
譚淑良以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個醫護人員的醫德仁心,作為一個新時代的“軍嫂”,她用柔弱的身軀扛起了“大家小家”的重任,更用她的無私奉獻譜寫了一首動人的擁軍之歌,詮釋了一名軍嫂的無悔堅守!
軍人,用青春和生命書寫“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軍屬,用支持與付出詮釋“報國有你,守家有我”。
致敬!每一位軍屬!
祝福!每一個軍人家庭!
供稿、供圖:麻醉科 劉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