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王先生(化名)反復出現雙下肢浮腫半年,平時尿液中存在大量泡沫,無其他不適,因既往體健,遂未行任何檢查及治療,近一周來下肢水腫加重,伴有活動后氣促,到當地醫院就診,查尿常規尿蛋白3+,血清白蛋白26.4g/l。診斷為“腎病綜合征”。
什么是“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NS),是指大量蛋白尿(成人>3.5g/24h)、低白蛋白血癥(<30g/l),明顯水腫和(或)高脂血癥等一組臨床綜合征候群。
腎病綜合征的病因有什么?
腎病綜合征根據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1.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原因不明,可表現為微小病變、局灶階段性腎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膜性腎病及膜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
2. 繼發性腎病綜合征的病因常見為糖尿病腎病、腎淀粉樣變、系統性紅斑狼瘡、新生物、藥物及感染引起的腎病綜合征。一般小兒應著重除外遺傳性、感染性疾病及過敏性紫癜等繼發性腎病綜合征;中青年應著重除外結締組織病、感染、藥物引起的繼發性腎病綜合征;老年則應著重考慮排除代謝性、腫瘤有關的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的典型臨床表現
1. 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也是腎病綜合征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機制,是指成人每天尿蛋白排出量大于3.5g。早期一般不易發現,往往發展到水腫,患者才去就診。也有部分患者可表現為尿中泡沫增多,高血壓、高蛋白飲食或大量輸注血漿蛋白可加重尿蛋白的癥狀。
2. 低蛋白血癥
指血漿白蛋白降至<30g/ L 。大量白蛋白從尿中丟失,容易發生感染、微量元素缺乏、內分泌紊亂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并發癥。
3. 水腫及體重增加
水腫和體重增加是早期的典型癥狀,水腫初期表現為晨起時眼瞼水腫,晚間有下肢和腳踝水腫。低白蛋白血癥使血管內液體在組織間隙積聚,是造成水腫的基本原因。
4. 高脂血癥
一般情況下,膽固醇升高最早出現,隨后出現高甘油三酯血癥,以及血清中低密度、極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高脂血癥可增加心血管并發癥的危險性。
腎病綜合征的實驗室檢查
1. 血常規呈小細胞性貧血。
2. 尿液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3.5g,尿沉渣常含各種管型,也可能出現紅細胞和紅細胞管型及脂尿。
3. 血生化檢查:
(1)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游離膽固醇、脂化膽固醇及磷脂均增高。
(2)血清白蛋白常≤30g/ l 。
(3)血清蛋白電泳:可見a2和 B 球蛋白增高。
(4)其他:血漿銅藍蛋白、轉鐵蛋白、補體和其他免蛋白類型均減少,有時可有血清 VII 因子、纖維蛋白原增加。
腎病綜合征的常見并發癥
1. 感染與蛋白質營養不良、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關。在發現抗生素之前,本綜合征病人主要死于感染。常見感染部位有呼吸道、泌尿道、皮膚和原發性腹膜炎等。臨床表現常不明顯(尤其在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時)。
2. 血栓、栓塞性并發癥與血液濃縮、高粘狀態、抗凝因子缺乏和纖镕機制障礙有,關。發病率約10%-50%。多為腎靜脈血栓,次為下肢靜脈血栓,甚至冠狀血管血栓。可伴發致死性肺栓塞。
3. 營養不良除蛋白質營養不良引起肌萎縮、兒童生長發育障礙外,尚有維生素D缺乏、鈣磷代謝障礙、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小細胞性(缺鐵性)貧血、鋅缺乏所致乏力、傷口愈合緩慢及銅缺乏等多方面的營養不良表現。
4. 腎功能損傷 可因嚴重的循環血容量不足而致腎血流量下降,發生一過性腎前性氮質血癥。經擴容、利尿治療后恢復。另可出現無低血容量表現、無任何誘因突發的腎功,能急驟惡化,膠體溶液擴容后不能利尿反而引起肺水腫,常需透析治療,多能于7周左右自然緩解,稱之為特發性急性腎功能衰竭。另外也可引起真性腎小管壞死或近端腎小管功能紊亂。
腎病綜合征的治療
腎病綜合征的治療不應僅以減少或消除尿蛋白為目的,還應重視保護腎功能,延緩腎功能惡化的程度,預防合并癥的發生。
一般治療
1. 休息
2. 飲食優質蛋白1-1.5g/kg/d,熱量30-35kcal/d,低鹽 NaCl <3g/d(水腫時)。
對癥治療
1. 利尿消腫
①利尿劑,包括滲透性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袢利尿劑,潴鉀利尿劑,白蛋白。
②利尿原則,不宜過快過猛,以免血液濃縮,加重高凝,誘發栓塞。利尿,抗凝同時治療。
2. 減少尿蛋白 ①ACEI類 ②ARB類 ③長效鈣離子拮抗劑 ④飲食控制。
主要治療
1. 腎上腺皮質激素
①治療原理:抑制免疫,抑制炎癥,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
②治療原則:用量要足,減藥要慢,維持持久。
激素敏感型:用藥8周內腎病綜合征緩解。
激素依賴型:激素減藥到一定程度即復發。
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療無效。
副作用:感染、藥物性糖尿、骨質疏松、上消化道出血。
2. 細胞毒藥物
①環磷酰胺:成人使用劑量為1~2mg/(kg·d)或75mg/(m2·d)、 維持治療8~12周或總劑量≤8g,力爭達到完全緩 解并減少復發的目的。久用不良反應大,易造成肝、腎功能的損害。
②霉酚酸酯:價格昂貴,但不良反應少,其用于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治療有待進一步研究。
③環孢素A:可替代激素治療,但有一定的毒性,停藥易復發,且價格昂貴。
④他克莫司:一種新型免疫抑制劑,與環孢素相似,不良反應小于前者,但同樣價格昂貴,不能作為首選藥物使用。
3. 中藥治療
雷公藤多苷片、百令膠囊,保腎康,腎炎康復片,冬蟲夏草。
腎病綜合征的預后
決定腎病綜合征預后的因素包括:
(1) 病理類型:一般而言,微小病變腎病及輕度系膜增生性腎炎預后較好,膜型腎病次之,但病變進展緩慢,發生腎功能衰竭較晚。系膜毛細血管性腎炎、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及重度系膜增生型腎炎預后差,治療常無效,病變進展較快,易進入慢性腎功能衰竭,其中系膜毛細血管性腎炎預后最差。
(2) 有顯著的高脂血癥,腎小球高濾過狀態和腎小球內高壓者預后較差。
(3) 有并發癥,如反復感染、腎靜脈血栓等,亦影響預后。
作者簡介
曾展幫,主治醫師,2014年畢業于廣東醫學院,本科,學士學位,2014年8月入職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主要從事腎內科臨床醫療工作及血透工作,有豐富的腎內科學臨床經驗,擅長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如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IgA腎病,高血壓腎,多囊腎,腎積水,腎盂腎炎等引起的急性、慢性腎衰,對原發病的診斷及可逆因素的處理,及各種并發癥的診斷和治療。
供稿:腎內科 曾展幫
參考文獻:診斷學(人衛第八版),內科學(第八版),內科學腎臟病分冊(人衛版),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學分冊(人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