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肝硬化,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得了肝硬化還會吐血,吐血量多時甚至會危及生命。下面我們來聊一聊肝硬化那些事兒。
正常人的肝臟是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肝臟因各種原因引起肝臟慢性、進行性、彌漫性炎癥,導致肝細胞廣泛變性和壞死基礎上產生肝臟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結節和假小葉,導致正常肝小葉結構和血管解剖的破壞。
從患者被確診患有慢性肝炎開始,其肝臟可能要經過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才會發展為肝硬化。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
1、病毒性肝炎
2、慢性酒精中毒
3、藥物
4、化學毒物
5、膽道疾病
6、遺傳代謝障礙性疾病
7、循環障礙性疾病
8、自身免疫性疾病
9、寄生蟲
肝硬化的表現
1、患者疲倦、乏力,精神不振。營養較差,消瘦,面色灰暗(肝病面容),皮膚干枯粗糙、夜盲、水腫、舌炎、口角炎。
2、食欲減退,進食后上腹飽脹,有時伴惡心、嘔吐,稍進油膩食物易引起腹瀉。有些患者會有腹部脹痛或全身發黃。
3、患者易出現牙齦出血或黑便(消化道出血)情況,貧血(長期慢性失血)
4、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和糖皮質激素減少,形成肝掌和蜘蛛痣;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鈉潴留、尿少、腹水形成。
5、門靜脈高壓的臨床表現:
(1)脾大,脾功能亢進;
(2)食管下段和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常在惡心、嘔吐、咳嗽、負重等使腹內壓突然升高,或因粗糙食物機械損傷、胃酸反流腐蝕損傷時,導致曲張靜脈破裂出血,出現嘔血,黑便及休克等(消化道大出血)。
(3)腹水:門靜脈壓力增高,低清蛋白血癥(<30g/L)肝淋巴液生成過多,繼發性醛固酮增多,抗利尿激素增多,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腎小球血流量減少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水。
為什么會吐血?
肝臟的供血主要依賴門靜脈系統,當肝硬化時,因為細胞的“僵化”,導致門靜脈系統壓力增高,從而使部分血液通過旁邊的側枝血管進入肝臟,其中之一食管下段和胃底靜脈。
因為長時間的高壓力血流通過,導致食管下段和胃底靜脈逐漸曲張,當某天終于承受不住壓力或因為吃了堅硬的食物戳破血管,那么血液就會奔騰而出,病人大口吐血的恐怖場面就會出現在我們眼前!
如何預防肝硬化和治療?
肝硬化的治療是綜合性的,首先要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勞累、緊張、激動和焦慮;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
飲食方面:給予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嚴禁飲酒!如果是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病人嚴禁食用堅硬粗糙食物。
藥物治療:目前沒有逆轉肝硬化的特效藥,一部分中藥治療在延緩疾病的進展方面有一定的療效。避免使用損傷肝臟的藥物。
預防:嚴禁喝酒!如果有肝炎病史的小伙伴記得一定要進行隨訪,還有傷肝的藥物盡量少吃。定期的全身體檢是觀察和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的好辦法。
供稿:感染科 張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