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存在以下不良生活方式
吸煙、酗酒
高鹽、高糖、高油、高脂飲食
少運動、長期熬夜
精神焦慮、情緒波動大
那么你要警惕
心血管病正在悄悄向你靠近!
每年的5月18日是“全國血管健康日”,旨在呼吁重視血管健康、警惕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那么您知道全國血管健康日為何定在5月18日呢?其實是源于一個指標值:5.18mmol/L,即正常人血液內總膽固醇異常的臨界值。
19世紀法國名醫卡薩尼斯曾說:“人與動脈同壽”,一語道明了血管健康和壽命長短之間的密切關系。《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指出: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其中高血壓2.45億,冠心病1139萬,腦卒中1300萬,心力衰竭890萬,外周動脈疾病4530萬),且發病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心血管病已成為我國城鄉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農村為48.00%,城市為45.86%,意味著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作為影響健康的“頭號殺手”,我們關注心血管健康刻不容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引起糖脂代謝紊亂、血管結構或者功能異常,導致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血脂異常(總稱“三高”)患病率增加。而“三高”是導致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由于它們的影響,會導致血管內皮受損、斑塊形成、血管狹窄堵塞、不穩定斑塊脫落血栓形成。
高血壓——心血管不可承受的“高壓”
高血壓的本質是心血管綜合征,對靶器官(心、腦、腎)造成損害及出現靶器官并發癥(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腎衰竭等)。目前有2.45億高血壓患者,每年高血壓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60萬。
高血脂——壞膽固醇總給心血管“添堵”
血脂是供應體內能量的物質,我們通常說的血脂主要是指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其中膽固醇又分為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兩種。血脂中的“膽固醇”有“好”、“壞”之分,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是“好”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是“壞”的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壞膽固醇”,LDL升高會引發急性心梗、腦卒中等嚴重后果,被稱為隱形殺手。對于正常人群來說,LDL的合適水平為<3.4mmol/L。對于心血管病患者,LDL需控制更低,根據危險分層來制定目標值。
高血糖——危害心血管健康的“甜蜜負擔”
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高達1.3億,約一半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病。三分之一的心血管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發生嚴重心血管病的風險更高。
如今,不少人因為長期熬夜、吸煙喝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出現20歲的年齡,卻擁有60歲的血管,生理年齡與血管年齡的嚴重悖謬,這是我們難以接受的事實。那么,如何守護生命之河,少給血管添堵,讓心血管年輕態,生活方式的改善尤為重要,堅持把以下七點做好,相信您的身體會有所改善!
第一點戒煙限酒
吸煙和大量飲酒是催化斑塊生成的危險因素之一。吸煙和酗酒都會傷害血管,使血液粘稠度高于正常水平,遠離煙酒是守護血管健康的關鍵,其中包括二手煙。
第二點調整飲食,合理膳食
高鹽、高糖、高油、高脂飲食,可以說是血管的頭號“天敵”,不僅增加了“三高”的風險,而且造成動脈硬化、血管不暢通。因此,養成低鹽、低脂、少糖的飲食習慣十分重要。
健康小tips
建議成年人每天的吃鹽量不能超過5克,同時要警惕隱形鹽(比如調料中的醬油、咸菜、雞精等;還有很多零食,比如薯片、話梅、方便面等)。
多吃新鮮蔬果,增加粗雜糧比例,保證優質蛋白的攝入,限制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飲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大部分來源于人造奶油、起酥油、人造黃油等,藏身于日常常見的西式糕點如奶油蛋糕、面包,烘烤食品如餅干、薄脆餅,油炸食品如炸薯條、炸雞塊以及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等加工食品中)。
健康小tips
每頓飯只吃7-8分飽即可,不能暴飲暴食。
第三點多做有氧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適當的運動能改善血液循環,對降低血脂、血壓和體重效果明顯,還可舒緩壓力,愉悅身心。建議每周進行5-7天的有氧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游泳、保健操及打太極等,每次持續30-60分鐘。注意體育鍛煉視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可由醫生按照個人體質不同適當調整。
第四點控制體重
健康管理中,體重指數(BMI)是重要參數之一。對于一般成年人來說,BMI的正常范圍是18.5-23.9。根據《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BMI大于等于24為超重,大于等于28為肥胖。超重/肥胖是動脈硬化形成的顯著危險因素,建議控制體重,使體重指數(BMI)小于24,腰圍男性小于90cm,女性小于85cm。
第五點規律作息,保持好心情
長期熬夜,精神焦慮、緊張,會增加心血管的壓力,容易造成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使得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不穩定的風險大大增加。規律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保持樂觀的心態,才能延緩血管衰老。
第六點積極治療慢性病
對于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之類的慢性病,一定要積極治療,嚴格按照醫生囑咐服用藥物。
第七點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檢查血脂,建議小于40歲成年人每2-5年進行1次血脂檢測,40歲及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進行1次血脂檢測。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則應根據自身防治需求進行血脂檢測。對于血脂異常人群,當健康生活方式干預不能達到降脂目標時,應遵醫囑使用降脂藥物。
供稿:心血管內科 楊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