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這一充滿文化內涵和民俗傳統的節日,總與粽子緊密相連。粽子不僅是端午節的傳統美食,更承載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生活美滿的美好愿望。然而,粽子作為一個高熱量食品,其健康食用問題也備受關注。如何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保持健康呢?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夏曉英為您詳細解答。
科學選購粽子
預包裝粽子的選購
當您走進超市或商店,琳瑯滿目的預包裝粽子往往會讓人眼花繚亂。在選購時,首先應注意包裝是否完好,避免購買包裝袋破損、漏氣或脹袋的產品。其次,要仔細檢查標簽信息是否齊全,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等,確保購買的粽子新鮮、安全,切忌貪便宜購買“三無”粽子。
速凍粽子的選購
對于速凍粽子,接收時應確認產品仍處于低溫狀態,以防粽子變質。特別是通過網購、電商或直播平臺選購時,可主動要求商家冷鏈快遞,防止粽子在運輸過程中高溫變質,以保障自身權益。
新鮮粽子的選購
如果您更喜歡購買新鮮粽子,建議選擇正規商家進行選購。在挑選時,一看粽葉是否包裹完好,顏色是否正常;二察粽體形狀是否完整,有無霉點、露米或變形現象;三聞氣味是否新鮮,有清香味的粽子更為新鮮。避免購買顏色過于鮮綠或煮后水變綠的粽子,這可能是粽葉經過染色或化學處理的結果。
健康食用粽子
控制攝入量
粽子雖美味,但熱量較高,且不易消化,特別是廣東地區粽子,除了糯米之外,往往添加了肥肉、油、蛋黃等高脂肪餡料,因此食用時應適量為宜。過多食用容易導致能量超標,增加體重、增高血脂、尿酸,增加身體負擔。50克左右的小粽子建議每天食用不要超過3個,也不建議天天食用。廣東作為美食大省,粽子餡料往往較多,且個頭較大,市面粽子大多在100g~250g之間,分量不小,最好還是跟家人一起分食。
選擇健康的粽子
在選購粽子時,可選擇低糖、低油或用粗雜糧、海鮮等作為餡料的品種,以減少熱量攝入。同時,自制粽子時也可選擇瘦肉、蝦米、瑤柱、香菇、雜豆等作為餡料,避免肥肉、臘肉、臘腸、蛋黃等高脂肪食材,避免添加過多的油和鹽,在不失美味的同時享用健康。
合理搭配飲食
粽子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較高,建議搭配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材一起食用,以平衡飲食營養。此外,吃粽子時要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量,避免碳水化合物過量,熱量過剩。
避免晚上吃粽子或吃冷粽
粽子中的糯米較難消化,冷卻后跟難消化,晚上吃粽子或吃冷粽容易給胃腸道帶來負擔,特別是患有消化道潰瘍、胃炎、消化不良的人群要尤為注意。因此,建議在早上或中午食用粽子,且應加熱后食用,避免增加胃腸道負擔。
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孕婦
孕婦在食用粽子時,應確保粽子經過嚴格加熱,以保障食品安全。同時,孕婦還需注意控制粽子的攝入量,避免熱量過剩導致血糖升高或體重不合理增加,增加消化道負擔,影響孕期健康。
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病患者
由于粽子中鹽分和脂肪含量較高,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患者應限制粽子的食用量。過多攝入可能影響血壓的控制、增高血脂、增加血液黏稠度,易導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誘發心腦血管病變風險。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含有大量淀粉,可導致血糖波動或明顯升高,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時可選擇用粗雜糧做餡料的粽子品種,避免食用甜粽,并嚴格控制食用量。此外,患者食用粽子后還應密切關注血糖變化,監測血糖及時調整飲食和藥物治療方案。
高尿酸及痛風患者
粽子不僅是高熱量、高脂肪食品,且粽子餡料中的肉類、魷魚、干貝、鮑魚、香菇、豆類等都是高嘌呤的食材,高尿酸及痛風的患者食用容易誘發痛風,特別是廣東地區,吃粽子同時還會喝酒喝飲料,吃應季水果如龍眼、荔枝、西瓜、哈密瓜、菠蘿、菠蘿蜜、榴蓮等高果糖水果,飲料、酒精、高果糖水果也是誘發高尿酸痛風的罪魁禍首,因此,高尿酸痛風的患者應避免餡料中含肉類、魷魚、干貝、鮑魚、香菇、豆類的粽子,可適量食用純糯米的堿水粽,避免吃粽子時喝酒、喝飲料、飲用蜜糖水,也不要和高果糖水果一起食用,防止誘發尿酸增高及痛風發作。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但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健康。通過科學選購、合理食用以及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項,我們可以在品味傳統美食的同時,保持身體的良好狀態。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文化內涵的節日里,既傳承傳統習俗,又關愛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科室簡介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是惠州下轄縣中第一個獨立成科的內分泌代謝專業科室。科室在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專家幫扶下,擁有一支專業能力強、技術精湛、診療經驗豐富、專科護理能力強的醫護團隊。市中心人民醫院內分泌專家長期坐診,開設有糖尿病及內分泌專科、高尿酸及肥胖專科、骨質疏松專科等,讓博羅地區居民足不出縣就能享受市級、省級醫療服務。
專科診療范圍
1. 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綜合征、低血糖、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眼部病變、妊娠期糖尿病;
2. 代謝異常疾病:痛風及高尿酸血癥、高血脂、肥胖、脂肪肝、多囊卵巢綜合征、急性胰腺炎恢復期血脂管理;
3. 甲狀腺及甲狀旁腺相關疾病(甲亢、甲減、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炎、甲狀腺癌術后甲狀腺功能管理、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4. 腎上腺疾病(腎上腺增生、結節、腎上腺功能異常、繼發性高血壓);
5. 垂體疾病(垂體瘤、垂體增生、垂體功能減退、高泌乳素血癥、肢端肥大癥);
6. 骨質疏松癥等。
專科時間: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上午,周四全天。
科室電話:0752-6299879(護士站)、6299863(醫生辦公室)
供稿:內分泌科 夏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