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這一獨特而細膩的科室,
要求我們以無盡的溫柔與深切的理解,
去呵護每一位稚嫩的小患者。
他們,不僅僅是接受治療的對象,
更是我們心中那不可替代的珍寶。
正因如此,
我們矢志不渝地致力于
提升治療水平與優化護理服務,
力求讓兒科的治療與護理
都緊緊貼合孩子們的需求,
洋溢著滿滿的人文關懷與溫情脈脈。
暖心小舉措
在充滿愛心與關懷的兒科領域,我們不僅堅守醫者仁心的信念,且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中踐行初心。為了給孩子及其家屬提供最貼心的關懷與便利,我院兒科團隊不斷推陳出新,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服務措施。
往昔,周末往往是兒科醫生需求激增的日子,就診患者也較多,這給急于求醫的家庭帶來了諸多不便。但隨著病患需求的增長,兒科率先開啟“改革之路”。起初,兒科副主任方興以身作則,毅然承擔周末坐診的責任,只為孩子們在周末提供專業的治療保障。如今,其他主治醫師受到感召,紛紛踴躍加入周末坐診的行列,讓專業的醫療守護無間斷,為家庭帶來更多的安心與便捷。
此外,普兒科住院區還特別設立了便民服務箱,里面裝有體溫計、創可貼、消毒液、吹風機等日常必需品,旨在解決患兒及家長在緊急情況下的即時需求,確保每一個微小的需求都能得到迅速的響應與滿足。
此外,在患兒入院前,護理團隊還精心準備了護理宣教環節,她們通過詳盡的講解和示范,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病情,掌握基礎的護理技巧,讓家庭的溫暖與專業護理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孩子的康復之路。每項措施都凝聚著兒科醫護人員對每個孩子的深情關愛與細心照顧。愿這份無微不至的關懷,能成為孩子們健康成長路上的堅強支持。
細微之處藏大愛,關愛無微暖心田。
在一個平凡的日子里,一位身材瘦弱的男孩被父親緊緊牽著手,步入了我院普兒科的大門。目睹男孩的瘦弱和他那單薄、破舊的衣著,普兒科的副主任醫師龍斌在仔細詢問病史的同時,也逐漸了解了這對父子背后的故事。原來,他們來自遙遠的云南省,孩子的母親在他四個月大時便因故離世,留下父親獨自承擔起父母的雙重角色,肩負起生活的重擔。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龍斌的內心深受觸動,身為父親,他深知這份責任的重量和其中的不易,因此龍斌決定以自己的方式為這對父子送去一絲溫暖和希望。他從家中精心挑選了一袋衣物和零食,滿載著愛心,送到了小朋友的病床前。
當看到這些意外的禮物時,孩子的眼中瞬間閃爍出喜悅的光芒,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仿佛所有的病痛和困難在這一刻都消散了。站在一旁的父親,眼眶微微泛紅,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感激和溫暖,他真切地感受到,這份來自陌生人的關愛,就像冬日里的一縷陽光,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
龍斌通過看似微小的舉動,在這對父子心中播下了愛與希望的種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深刻含義,溫暖了這對父子,也溫暖了每一個目睹這一幕的人。
摯心呵護似春暉,以誠相交映月明。
清晨,我院兒科門診接診了一名持續咳嗽一周并伴有四天的高熱癥狀的患兒帆帆,此前家屬自行購買藥物給孩子服用,但病情并見好轉反而愈發嚴重。
門診胸片結果顯示,帆帆的右上肺存在感染并伴有實變,結合其臨床表現,門診醫生判斷帆帆患上了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即刻安排他入住普兒科接受治療。住院期間,普兒科副主任醫師陳玲與龍斌每天輪流多次巡房查看帆帆的病情,并耐心細致地診治。陳玲為他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時刻關注其病情變化,確保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治療前(左)、后(右)胸片對比
在治療過程中,陳玲發現家屬對病情和治療方法存在一些疑慮和不安。為了緩解他們緊張的情緒,她經常到病房看望帆帆,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家長解釋帆帆病情和治療原理,同時,她也耐心地解答家屬的疑問,消除了他們的顧慮。除了專業的治療外,普兒科的醫生們根據帆帆的病情和營養需求,指導家屬為帆帆準備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
經過9天的精心治療,帆帆的咳嗽和高熱癥狀已完全消失。在出院前,護士們和家屬詳細講解了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和防護措施,確保帆帆能夠在出院后繼續得到良好的護理和康復。家屬對醫生的治療效果和貼心服務表示衷心的感謝,并手寫一份感謝信贈與醫護人員。
禮輕情意重,這份來自患者家屬的認可,不僅是對醫護人員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更是他們繼續前行、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的不竭動力。
在兒科,每一個故事都是愛的傳遞,每一個舉動都是溫暖的延續。兒科醫護人員將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用專業、愛心、耐心、細心為患兒服務,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對于家屬,他們不僅給予情緒上的關懷,還會通過專業的溝通與指導來緩解他們的焦慮與擔憂,打造服務與治療雙優環境。未來,兒科將加強學科建設,致力于提升治療水平。在這里,愛與責任一直都在,溫暖和關懷永遠在前行的道路上。
供稿:新媒體運營中心 魏廷恩
供圖:兒科 方興、陳玲
一審:方興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