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門診”,很多人是不知道有這么一個診室,是一個既神秘又必須存在的診室。它是醫療衛生系統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國家防治艾滋病的一個診療點,功能包括:提供咨詢、檢測、阻斷、治療、隨訪管理等服務,實現從預防到治療的全流程服務。服務范圍:包括但不限于HIV抗體檢測、病毒載量檢測、阻斷藥物的使用等,同時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健康教育。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愛心門診從2010年開始籌建,是博羅縣域內唯一一家艾滋病診療定點單位。那時候很多人談“艾”色變,很多醫生都不愿意來愛心門診工作。感染科醫生溫文造義無反顧地站出來。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溫文造
以前我們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病人,也沒有任何的治療經驗,抱著試一試的的心態接下了這個任務。因為完全沒有經驗也沒有人指導,只能通過其他醫院開展這些工作的同事去了解,才把這個流程慢慢的理順它。剛開始一邊看指南學習艾滋病的診療知識,一邊看診,晚上給患者建檔案。開始對操作系統不熟悉,為一個患者建檔就要花費一個小時。每個月還要定期隨訪,關注患者的服藥、病情進展及心理變化,復查病毒載量、生化指標等方面繁瑣的工作,及時給予干預和指導。經過2-3個月的摸索,終于自己摸索出一套的工作流程。
溫文造提醒每個患者,面對疾病要有清晰的界限感,疾病是你身體的狀態,但它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學會以理性、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學會自我保護,學會應對問題,是每一個個體應有的態度。很多艾滋病患者發現自己是陽性時,都會經歷一個非常迷茫、恐懼,不愿意接受現實的階段,甚至有的放棄自己生命的。疾病的到來不可避免,但如何面對它,如何與它共處,如何借助醫學的力量恢復健康,才是我們最值得深思的課題。
醫生真的可以救你嗎?
“醫生能治病,能救人嗎??!睖匚脑斐3_@樣問自己。
他的回答既坦然又帶著哲學意味:“醫生能做的其實很有限??萍荚傧冗M, 醫術再高明,目前只有大約10%的疾病可以治愈,很多都是慢性疾病,只能帶病生存。真正決定健康的,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積極平和的心態,我們要學會與病共存?!?/p>
在愛心門診工作的14年里,他接觸了許多患者,尤其是艾滋病、肝病的患者。這些疾病的特殊性不僅在于醫學上的復雜,還在于它們伴隨著深深的“病恥感”和社會偏見。一些患者因為恐懼、羞恥或逃避心理,不愿正視自己的病情,直到晚期才無奈地求醫。他說:“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許多疾病,尤其是艾滋病,只要及時治療,患者的壽命幾乎可以和普通人一樣。但如果拖到晚期,不僅治療難度極大,患者的生命質量也會大打折扣?!?/p>
在溫文造看來,醫生的角色不僅僅是治病,更是撫慰人心,需要幫助患者擺正心態,既要保護患者的隱私和人格尊嚴,也要把疾病的診療方案說明白、說透,讓患者積極配合接受規范的治療非常重要。有時候為了說服一個患者接受治療,需要和患者反復的做思想工作。每一個患者,溫文造都加了微信,他從來沒有上班下班的概念,他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地做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有人說他,“您下班了,干嘛還回復病人的信息,醫院又沒有給您加班費?”他說:“患者已經遭受身體與心理的嚴重打擊,甚至處于崩潰的邊緣,如果我都放棄他,那他真的會放棄自己,我能力有限,能拉一個是一個?!?/p>
拯救患者從來不是醫生的獨角戲,而是一場與患者心態、依從性以及社會偏見的博弈。溫文造總結道:“醫生能治的只是病,真正拯救患者的,是他們自己的配合和積極的態度?!?/p>
作為感染科醫生,需要平衡工作與生活
他坦言道:“醫生的工作是復雜的,是繁重的,但也是我自愿選擇的。這種職業本身就意味著你必須接受一些犧牲?!边@種“犧牲”不光體現在繁忙的工作中,更影響到了他的家庭生活。由于長時間的工作,錯過了許多和家人相聚的美好時光?!拔液芮宄冻龅囊磺校菏サ臅r間與錯過的家庭片段,都是我的職業屬性決定的。我并不覺得這值得歌頌,也不覺得自己多高尚。我不喜歡別人說我是‘高尚的醫生’‘白衣天使’,因為那樣的標簽會讓你背負更多的期待和束縛。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做著自己的本分?!?/p>
這種不歌頌苦難、不張揚付出的工作態度,貫穿在他方方面面。疫情期間,他曾被“關”在發熱門診3年,與患者和同事一同面對生死考驗。他卻輕描淡寫地說:“這沒什么值得張揚的,醫生的職責就是救人,這只是正常的工作?!?/p>
他不回避患者對醫生的期望,也不強求患者理解醫生的困境。在他看來,醫患關系是一場平等的合作,而不是單方面的拯救。用無私奉獻和道德綁架任何一個職業都是不切實際的,就像是不能夠要求別人每天無私的去幫助老人家過馬路一樣。
不渴求掌聲,也不畏懼批評
他說:“醫生不是完美的,我們也是普通老百姓的一員,也會有憤怒,也會沮喪。但我選擇面對這些情緒,而不是被它們吞噬。這種‘自洽’,不是為了證明我多淡然,而是讓我能繼續走下去,繼續救更多的人?!贬t生并不是遙不可及的神職,而是一個平凡的職業,承載了人性最真實的方面,見過人性的惡,也見過人性的善良。而對于患者而言,真正的治療不僅在于接受醫學方案,更在于自身的心態調整。
醫者當擔,踐行使命
愛心門診的工作就像是海洋中的一座燈塔,給患者帶來希望和光明,指明前進的方向。醫學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使命,值得所有把醫學當作使命并立志傳遞人性光芒的醫生們用行動去履行,去追逐光,成為光,散發光。
供稿:感染科 梁清海
供圖:新媒體運營中心 賴輝明
一審:溫文造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