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跳的節拍里,他們繪畫新篇章。
科技前沿探新路,守護健康不停歇,
護理細致如春雨,滋潤心田情綿綿。
他們以愛為筆,以技為墨,繪就健康畫卷,
在每一次心跳中,書寫著感人的醫療詩篇。
以技革新,守護心脈
程某胸悶兩天,遂前往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經過詳細診查,診斷為冠心病、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情極為嚴重。冠脈造影顯示其心臟回旋支血管堵塞狀況嚴峻,近端存在大量血栓且狹窄程度達 90%,遠端更是完全閉塞。醫生先為他實施了 PTCA(經皮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用于撐開狹窄血管)和血栓抽吸術(以吸除血管內血栓),術后遠端血栓雖消失,但近端仍存在問題,不適宜即刻放置支架。
在心血管內科謝桂庭主任和謝志恒副主任的帶領下,成功開展了首例冠狀動脈血管內超聲 (IVUS) 檢查。這項檢查就如同給血管做 “B 超” 一般,能夠清晰呈現血管內的狀況。檢查結果表明為冠脈瘤樣擴張并伴有血栓形成。最終,通過抗栓等一系列針對性治療,程某病情好轉并順利出院。
此項冠狀動脈血管內超聲 (IVUS) 技術將無創性的超聲技術與有創性的導管技術巧妙融合,為冠心病患者制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它有助于優化介入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減少血管再狹窄幾率,進而改善患者預后,使患者能夠更加安心地接受治療。
用愛澆灌,護佑心途
一天,心血管內科接收到一位危重的患者,因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而入院。當時患者已不省人事,醫生為其立即電除顫、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心肺復蘇等積極搶救處理。
謝桂庭和謝志恒在知曉患者病情后,立刻組織科室中具備相關手術經驗的醫生展開會診。面對如此棘手的病情,立即為患者行PCI術+IABP+臨時起搏器置入術,挽救患者生命。
經過手術,患者成功度過危險期,然而又面臨護理難題。心血管內科護理團隊悉心圍繞患者的護理問題進行梳理,逐步深入剖析護理難點,經過不懈努力,為患者精心定制了一套極具專科特色的護理方案,實現了術后康復的精細化管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全體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這位患者最終戰勝病魔,順利康復出院。
為保障患者的康復進程,心血管內科的醫生定期組織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參與慢性病宣教課堂。課堂上,他們會深入淺出地講解各類慢性病的防治知識、日常護理要點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科室也非常重視隨訪工作,尤其針對心衰和冠心病術后患者,制定了全面而細致的定期隨訪計劃。通過電話隨訪、線上溝通或復診等多種方式,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及時給予專業的護理指導和健康建議,確保患者在出院后依然能夠得到優質的醫療關懷,真正為他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供圖:心血管內科 童彩和)
以情相伴,點亮心燈
心血管內科病房里發生了這樣一幕令人暖心的場景。70多歲的黃婆婆緊緊抓住護士長童彩和的雙手,激動地說道:“我眼睛看不到,子女也不在身邊,多虧你們幫我這么細心處理,你們真是我第二雙眼睛……”
時間回溯到一個月前,黃婆婆因右側股骨上段骨折接受了手術治療,手術過程中留置了中心靜脈導管(CVC)。術后出院時,CVC被拔除,但由于黃婆婆雙目失明且生活無法自理,身邊又缺乏家人的悉心照料,在回家后未能對傷口進行規范的處理。
10月初,黃婆婆因頭暈不適入住心血管內科。醫護人員在為黃婆婆進行全面檢查時,意外發現她頸部留置CVC的傷口處出現了嚴重問題。傷口處有明顯的硬結,周圍形成了膿腫,還伴有滲液不斷滲出。
護理團隊立即對黃婆婆的傷口進行詳細評估,考慮到黃婆婆的特殊情況,她們深知不僅要治療傷口感染,還要給予黃婆婆更多的關懷和照顧,以緩解她的不安情緒。
接下來,在靜療專科護士協助下,心血管內科醫護人員根據傷口的情況選用了合適的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并密切觀察傷口的愈合情況。同時,護理團隊還加強了對黃婆婆的生活護理,協助她進行日常活動,確保她在住院期間能夠得到全面的照顧。
在他們精心照料下,黃婆婆的傷口逐漸好轉。黃婆婆切實感受到了醫護人員的關愛與專業,她內心充滿了感激,這才出現了開頭那感人的一幕。
心血管內科醫護團隊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精湛的醫療技術與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深度融合。無論是棘手復雜的病情挑戰,還是面對特殊困難的患者群體,該團隊始終如一地堅守崗位、恪盡職守。他們憑借深厚扎實的專業素養和熠熠生輝的人文精神,生動詮釋了醫療行業的溫度與力量。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以守護群眾心血管健康為己任,不斷精進醫療技術,積極引入前沿治療方式,提升疾病救治精準度與成功率。在人文關懷方面,進一步深化服務內涵,關注患者心理健康與社會需求,打造更加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同時加強各疾病的健康教育傳播力度,提高群眾心血管疾病預防意識與健康素養,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擔當,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貢獻更多力量。
供稿:新媒體運營中心 魏廷恩
一審:謝桂庭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