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領域,每一次進步都承載著無數生命的希望。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作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具有高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的特點。我國卒中防控形勢極為嚴峻,平均每12秒就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就有1人因卒中離世。在恢復腦灌注前,每分鐘會有190萬個神經元、140億個神經突觸死亡。時間就是大腦,分秒必爭的救治刻不容緩。
對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療(靜脈溶栓和血管內治療)是目前全球公認的、降低患者致殘率和致死率的關鍵手段。為進一步優化我院卒中患者的救治流程,確保綠色通道高效暢通,縮短DNT(患者入院至溶栓治療的時間)和DPT(患者入院至完成股動脈穿刺時間),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卒中防治中心于2025年3月5日上午,在急診醫學科會議室召開了卒中再灌注前移專題討論會議。
此次會議匯聚了多科室的骨干力量。急診醫學科、神經內科、放射科的主任和護士長,以及醫務部、財務部、藥劑科等相關部門人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將卒中再灌注治療環節前移,全方位優化救治流程。
會議由醫務部副主任王燕平主持,她的發言為深入交流奠定了基礎。隨后,神經內科主任陳光生匯報了急診卒中管理流程的執行情況及相關細節,全面展示了當前工作的實際狀況,以及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在熱烈的討論環節,各科室代表踴躍發言,從專業視角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意見。急診醫學科建議與神經內科共同商討溶栓房的設計細節及同意書、告知書的擺放位置,并申請安排專人引導患者,同時加強科室間溝通,確保綠色通道無縫銜接;放射科探討了在現有條件下進一步縮短影像檢查時間的可行方案,為后續治療爭取更多時間;藥劑科分享了關于溶栓藥物儲備和調配的經驗,并提出改進方向;醫務部和財務部也表示將從管理和資金層面全力支持,保障卒中再灌注前移工作順利推進。
最后,王燕平進行總結發言,明確了后續工作的重點和方向。她強調,各科室要緊密協作,形成合力,將討論成果迅速轉化為實際行動,扎實推進卒中再灌注地點前移工作,為卒中患者贏得寶貴的救治時間。
此次會議的召開,是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要探索與實踐。通過多科室的協同努力,有望進一步優化卒中救治流程,顯著提升再灌注治療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從而降低卒中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為更多患者的健康和家庭幸福筑牢防線,為卒中防治事業開啟新征程新篇章。
供稿、供圖:神經內科 楊家樂
一審:陳光生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