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
(博羅縣人民醫院)
神經外科團隊成功完成一例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
填補了博羅縣在該技術領域的空白
該手術的成功開展
標志著博羅分院
在腦血管疾病診療技術上取得重大進展
73歲的朱爺爺(化名)近一個月來飽受反復頭暈、惡心、嘔吐的折磨,頑固性高血壓讓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更令人揪心的是,他還多次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眩暈、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等癥狀接踵而至,連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難以自理。在內科保守治療未見好轉后,經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詳細檢查發現,其雙側頸內動脈存在嚴重狹窄,隨時可能引發大面積腦梗,情況十分危急。
生死攸關之際,神經外科一區副主任、主任醫師黃小山帶領團隊臨危受命。面對高齡、危重的雙重挑戰,迅速組織院內多學科討論(MDT)。經過專家團隊的反復論證和周密準備,決定為患者實施右頸動脈內膜剝脫術。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是通過顯微外科手段,將頸動脈內的粥樣硬化斑塊連同內膜一并取出,使管腔重新通暢。這種“河道清淤”式的疏通手術,不僅效果顯著,而且復發率低。此外,由于沒有在血管內置入異物,患者術后無需長期服藥,大大減輕了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
在手術過程中,黃小山主任團隊在顯微鏡下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血管保衛戰”。他們像精密的工匠一般,小心翼翼地剝離著那些威脅生命的動脈斑塊。憑借嫻熟的技術和默契的配合,成功解除了朱爺爺頸動脈的狹窄問題。術后即時CTA檢查顯示,血管狹窄得到顯著改善,血流恢復通暢。
△手術后復查CTA(前后對比圖)。
“頸動脈狹窄堪稱大腦的‘隱形殺手’。”黃小山介紹,“頸動脈狹窄是指由于頸動脈因疾病或年齡影響出現退行性改變,從而引起頸動脈血管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而導致血管壁變硬、管腔狹窄的一類疾病?!彪S著年齡的增長和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頸動脈內壁會逐漸形成斑塊,導致管腔狹窄甚至閉塞。這不僅會減少腦部的供血,還可能引發腦梗死等嚴重后果。因此,及時發現并治療頸動脈狹窄對于預防缺血性腦中風至關重要。
圖片為手術中切除頸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能會引起不適)
圖片為手術中切除頸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可能會引起不適)
令人欣慰的是,術后朱爺爺恢復情況良好。在醫護團隊的精心照料下,他的頭暈等癥狀明顯緩解,未出現任何并發癥。經過系統康復治療,目前朱爺爺已順利出院,重獲健康生活。這次手術的成功,不僅為朱爺爺解除了生命威脅,也為博羅縣及周邊地區的頸動脈狹窄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
頸動脈狹窄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神經外科醫生建議,廣大市民要隨時關注自身健康,特別是中老年人要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及時發現并治療頸動脈狹窄等潛在疾病。同時,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如控制高膽固醇和高糖食品的攝入量、保持營養均衡、規律作息、適度鍛煉等,以預防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神經外科專家介紹
羅洪海
主任醫師
嶺南名醫
醫學碩士
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
碩士研究生導師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外科副主任、神經外科主任,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廣東醫科大學兼職教授,汕頭大學醫學院同等學歷碩士研究生導師,遵義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神經內鏡與微創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基層醫藥神經外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神經外科管理分會常委;惠州市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惠州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神經外科危重病患者的救治及常見、疑難病的臨床診療工作;腦和脊髓腫瘤的顯微手術治療及顯微手術治療頑固性癲癇、微血管減壓治療三叉神經痛和面肌痙攣,神經內鏡微創手術治療腦出血、腦積水及經鼻蝶鞍區腫瘤手術。
??茣r間:
博羅分院:周四下午
南湖院區:周四上午
仲愷院區:周三上午
黃小山
主任醫師
神經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兼神經外科一區副主任(主持工作)。兼任廣東省醫師學會神經介入分會常委;惠州市醫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委員。
擅長:顱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腦血管病的顯微外科手術及介入治療,顱內及椎管內腫瘤顯微外科手術治療,頸動脈內膜剝脫及煙霧病顱內外血管搭橋,腦出血及腦外傷手術治療。
??茣r間:
博羅分院:周四上午
南湖院區:周五下午
供稿:神經外科 曹繁明,新媒體運營中心 葉毅艷
供圖:神經外科 黃小山、曹繁明
一審:黃小山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