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脂期白天:水煮蛋、水煮雞胸,晚上:雞的全家”
“每天靠奶茶續命,深夜外賣燒烤是標配,體檢報告卻年年亮紅燈……”
“跟著網紅打卡‘七天暴瘦法’,結果餓到頭暈眼花,一恢復飲食就反彈更胖……”
“辦了最貴的健身卡,卻在跑步機上撐不過10分鐘……”
這些扎心的場景,是否也是你的日常?
今年5月11日是第八個“世界防治肥胖日”,主題是“體重有數,健康有術”。在世界防治肥胖日來臨之際,我們走進那些曾深陷“減肥-反彈”的普通人,看他們如何在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營養科的指導下用科學方法打破惡性循環,實現真正的健康蛻變。
案例一
17歲少年的“代謝突圍戰”
17歲的王同學(化名)身高166cm,初始體重101kg,BMI高達36.7,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走向健康人生,他在家人的陪伴下走進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營養科。經過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許貴花的診察及系列檢查,王同學患有糖尿病前期、血脂異常、胰島素抵抗、黑棘皮等7項問題。當檢查結果出來時,王同學和其家人感到震驚,檢查單上一個個“↑”都在訴說著,曾經胡吃海喝快樂都逐一反饋到身體中。
經過三個半月的營養干預,ioi(人體成分分析儀)檢測報告數據顯示體重下降33?,其中脂肪減了19?,體脂率下降3.7%,BMI 下降了6kg/m2,由重度肥胖降到中度肥胖,內臟肥胖等級降低2級,內臟脂肪面積減少34cm2,腰圍減少14cm,臀圍減少10cm,血糖、血脂已恢復正常,黑棘皮的問題也改善不少。
王同學和家人都感到滿意,在減重過程中有我院營養科醫護人員們的鼓勵,事情也變的沒有那么艱難了。
案例二
降壓藥、降糖藥、降脂藥……劉先生每天對著這些藥,犯起了愁,“如果可以有一副健康的身軀,那該多好了。”
劉先生已患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劉先生看著檢查單,心里很不是滋味,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他主動到我院營養科就診,并謹遵醫囑,嚴格按照營養科制定的飲食+運動計劃執行。
經過三個半月的營養干預和藥物治療,ioi報告數據顯示減了24.6斤,BMI下降4.7kg/m2,脂肪減少17.8斤,肌肉減少5.6斤,腰圍減少16cm,臀圍減少7cm,體脂率下降7.2%,內臟肥胖降低3個等級,內臟脂肪面積下降63cm2,血壓、血脂、肝功、空腹血糖和C肽、糖化血紅蛋白、尿酸均回歸正常范圍。
“以前覺得少吃就行,現在才知道‘會吃’更重要。醫生夸我內臟脂肪降了3個等級,比減重24斤更讓我驕傲!”劉先生開心地說道。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超重和肥胖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影響公眾健康的重大挑戰,我院營養科積極響應國家“健康中國”戰略,通過開設醫學營養減重門診為患者提供專業、個性化的體重管理服務,助力實現全民健康管理目標,這個春天,讓我們從 “管理體重” 開始,擁抱更輕盈的自己!
供稿:新媒體運營中心 聶洪鈺
供圖:營養科 許貴花
一審:許貴花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