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急診醫學科是一個充滿緊張與溫情的地方。在這里,每“醫瞬間”都可能關乎一個生命的安危,每一次救治都是對醫護人員專業素養的考驗。今天,我們走進這個特殊的科室,聆聽那些關于呵護、關于愛的故事。
黃蓓護士自加入急診醫學科的家庭以來,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精湛的專業技能投身護理工作,在急診這個“生命戰場”上,她以敏銳的判斷力、扎實的急救技術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多次在危急時刻為患者筑起生命防線。在這里,與她相關的,不僅有驚心動魄的搶救,還有許多溫暖人心的故事。
故事一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急診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一位老奶奶被緊急送了進來。老奶奶是在路邊摔倒,雖然看起來并無大礙,但黃蓓憑借多年的經驗,堅持讓老奶奶進行全面檢查。老奶奶及家人起初不以為意,經過黃蓓耐心的勸說下,終于愿意配合,就在黃蓓護士為老奶奶做心電圖瞬間,她突然意識喪失,呼吸微弱。黃蓓和急診醫學科醫生李榮超迅速將老奶奶推進搶救室。經過緊急的心肺復蘇和電除顫,老奶奶的心率逐漸恢復。進一步檢查顯示,老奶奶是廣泛性前壁心肌梗死,需要立即進行PCI治療。在醫護團隊的緊密配合下,老奶奶最終轉危為安。家屬也特意送來錦旗以表感謝。家屬表示,如果沒有黃護士的堅持,老人家也得不到這么快速的治療,多虧了她。
故事二
除了敏銳的判斷力,平時工作中,黃蓓同樣具備扎實的急救技能,多次在緊急情況下成功搶救危重患者。一次,兒科住院部接收了一位六個月大的重度脫水患兒,因血管條件極差,穿刺難度極大。兒科多名護士為患兒進行穿刺都失敗,兒科護士長致電黃蓓過來幫忙行穿刺,黃蓓掛電話后趕忙前往兒科住院部,憑借多年的經驗和高超的技術,成功為患兒穿刺,為患者爭取了搶救的救治時間。
故事三
一個寒風凜冽的冬日傍晚,急診醫學科輸液室迎來了一名患有血友病的患兒小禹(化名)。由于病情突發,小禹需要緊急輸液治療,但血友病患兒因凝血功能障礙,血管穿刺難度極大,每一次穿刺都像是在刀尖上舞蹈,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難以控制的出血。面對這一挑戰,家屬焦急萬分,眼中滿是無奈與懇求。就在這時,黃蓓聞訊趕來。她輕聲安撫著哭泣的小禹和焦慮的家屬,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溫柔。憑借多年積累的經驗和對穿刺技術的深刻理解,黃蓓迅速評估了小禹的血管情況,選擇了一處相對理想的位置,小心翼翼地進針。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隨著針尖穩穩地刺入血管,回血的那一刻,整個急診輸液室仿佛都松了一口氣。小禹安靜下來了,家屬的眼眶也濕潤了,他們緊緊握住黃蓓的手,連聲道謝。
這次成功的穿刺,不僅為小禹贏得了寶貴的治療時間,更在黃蓓護士與這個小家庭之間搭建起了信任的橋梁。從此以后,每當小禹需要穿刺治療,家屬都會點名要求黃蓓親自操作。他們深知,在黃蓓的手中,那根細細的針管不僅僅是治療的工具,更是傳遞愛與希望的“生命之針”。面對家屬的信任與依賴,黃蓓也從未有過絲毫懈怠。她深知,每一次穿刺的成功,都是對自己技術的肯定,更是對患兒生命的守護。于是,她更加刻苦地鉆研穿刺技術,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力求做到每一次穿刺都能精準無誤,減少患兒的痛苦。
黃蓓的這些故事,不僅體現在她高超的穿刺技術上,更在于她對患者的那份無私關愛與責任擔當。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南丁格爾精神,展現了新時代護士的職業風采。在她看來,每一次穿刺的成功,都是與患者共同戰勝病魔的一次小小勝利,這份成就感與滿足感,是任何榮譽與獎章都無法比擬的。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未知的急診醫學科,黃蓓護士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患兒與家屬前行的道路。她用自己的專業與愛心,為每一個脆弱的生命撐起了一望的天空。
供稿、供圖:急診醫學科 黃蓓
一審:趙娟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