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南丁格爾的燈光不滅,護理人的堅守如初。2025年國際護士節,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表彰了一批護理先進個人,風濕免疫科/老年病科/全科醫學科護士長黃小琴,以專業與擔當榮獲“優秀護士長”稱號。從青絲到白發,這位白衣天使以質樸行動詮釋著“醫者仁心”的深刻內涵,今日讓我們走進黃小琴的世界,看她如何讓南丁格爾精神在老年病房綻放出溫暖光芒。
在醫院里,黃小琴的腳步總是匆匆,身為護士長的她每日身影穿梭于多個護理單元,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對患者的關切早已深深融入她的職業血液。2010年,黃小琴還是中醫科護士長,負責縣里老干部的保健工作。頻繁接觸老年患者的她,心底始終壓著一塊石頭——她的爺爺是退休老干部,因高血壓、慢性病反復住院。每次陪護時,老人家總趕她走:“你去忙,別耽誤工作。”而病房里另一位獨居老人拉著她的手喃喃:“我兒子三年沒回來了,你能多陪我說說話嗎?”兩種畫面交織,讓她徹夜難眠。2018年,醫院組建老年病科時,她主動請纓:“希望用專業守護健康,用陪伴治愈孤獨,讓每個生命在暮年都能被溫柔以待”。
她錘煉專業能力,源于對生命的敬畏。在科室,都是患有多種慢性病的高齡老人,黃小琴嚴格要求自己和團隊的專業能力達標。一次凌晨2點,一位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驟降,她帶領團隊在3分鐘內完成吸痰、氣管插管配合及呼吸機參數調整,全程未超過醫囑要求的“黃金5分鐘”。她的護理手冊上貼滿便簽:“糖尿病患者每日需檢查7個足趾縫”“插胃管前讓患者觸摸管道消除恐懼”。
面對溶栓失敗后腦出血的患者,她親自制定護理方案,要求值班護士每小時記錄瞳孔變化,翻身時用軟尺測量體位角度,確保患者的舒適與安全。連家屬都驚嘆她們的護理相當精細。她常說:“老人經不起試錯,我們的手穩一寸,他們的痛苦就少一分。”
她守護患者身心,源于對生命的尊重。老年患者往往身體虛弱、情緒低落,更需要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支持。黃小琴始終把患者當作自己的親人,用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呵護著每一位老人。
90歲的李爺爺(化名)因吞咽功能衰退拒絕插胃管,暴躁地吼:“老虎沒胡子還叫老虎嗎?”黃小琴拿起剃須刀笑道:“剃完胡子,您還是威風的老虎!”趁老人照鏡子時,她將胃管藏在手心里演示:“這和胡子一樣,戴著別人看不見。”最終老人點頭同意。
她踐行管理之道,源于對團隊的責任。在團隊管理中,黃小琴的哲學名言是“制度是底線,人情是底色”。她制定了詳細的護理工作流程和質量考核標準,對每一項護理操作都嚴格把關,確保患者的安全。
同時,她也十分關心團隊里護士們的工作和生活,當護士們遇到困難時,她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在工作安排上,她也盡量照顧到護士們的實際情況,合理調配人力,讓大家在緊張的工作中感受到家的溫暖。在她的管理下,科室的工作秩序井然,護士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
她收獲榮譽肯定,源于對初心的堅守。今年,黃小琴評選為 "優秀護士長" ,這是對她工作的高度認可和肯定。這份榮譽的背后,是她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是她對護理事業的執著追求。在擔任護士長期間,她注重團隊建設,營造了一個團結協作、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她關心每一位護士的成長和發展,為她們制定個性化的職業規劃,鼓勵她們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將自己多年的護理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護士。同時,她還積極推動優質護理服務,不斷優化護理流程,提高護理效率,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護理服務。
“自選擇護理專業那日起,黃小琴便將生命的砝碼全然加注在需要溫暖的角落。她用專業利刃刺破病痛的陰霾,用仁愛星火點亮孤寂的心房,以剛柔并濟的管理智慧淬煉出精銳護理團隊。將泛白的發絲仔細收進燕尾帽,她的腳步始終向著病房延伸。”黃小琴用專業與溫情,為每個終章書寫最莊重的注腳。
供稿:新媒體運營中心 魏廷恩
供圖:老年病科 黃小琴
一審:黃小琴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