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死時速的急救戰場上,掌握心肺復蘇技能就是握住了生命的希望。為切實提升職工應對突發狀況的自救互救能力,讓每個普通人都能成為生命的守護者。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于6月25日下午,由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何敏帶領醫院醫護團隊走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心肺復蘇急救技能”與“中暑的防治”專題講座。通過理論講解與實操演練相結合的方式,系統傳授心肺復蘇急救技能及中暑防治知識,將專業急救技術轉化為機關單位的"保命本領"。
培訓中,何敏參照AHA HeartSave及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關于救護員培訓的教學大綱和標準,結合日常實例,重點講述了心肺復蘇術(CPR)概述、判斷、流程及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操作使用等內容,讓大家了解當遇到突發事件或意外傷害時,黃金4分鐘、白金10分鐘及現場“第一目擊者”及時施救的重要意義,并教導大家該如何正確的施救,爭取在最佳時機、最佳地點、盡最大的努力、救護最多的傷員,從而挽救生命、減少傷殘。
培訓中,何敏還進行了現場操作演示。通過實際操作,參與者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心肺復蘇的具體步驟和要點,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結果顯示,大部分參與者都能夠熟練掌握心肺復蘇的基本技能,達到了預期的培訓效果。針對廣東夏季高溫特點,課程還特別設置了中暑急救情景模擬。何敏現場演示了如何為"中暑患者"快速降溫,"以前只知道喝藿香正氣水,現在明白物理降溫才是關鍵。"一位經常戶外工作的參訓者說到。
培訓過后現場人員紛紛表示,“意外無處不在,這次培訓讓大家掌握了應急救護的方法,非常貼合實際。以后遇到類似緊急情況時,就可以按照所學的急救技能,保持冷靜,做出判別,再展開及時有效的自救和互救。
此次活動對于提高單位人員的急救意識和能力,減少因心臟驟停等突發狀況導致的傷亡和損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同時,也體現了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作為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和擔當,為推進健康博羅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供稿、供圖:社會工作部 張銳麟
一審:葉毅艷
二審:聶洪鈺
終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