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十多歲的小鵬第一次勇敢地向同學伸出“不一樣”的右手時,媽媽舒女士知道,壓在孩子心頭多年的石頭終于落地了。小鵬右手功能的顯著改善和外觀的接近正常,是源于舒女士對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手足外科/整形/燒傷科林勇勝的堅定信任,更離不開她果斷的判斷與選擇。
小鵬一出生,右手就比其他孩子多了一個指頭。老家的醫生看過后,建議等孩子長大成人后再考慮手術。于是,這個小小的“不一樣”,就伴隨著小鵬一路成長。但日子一天天過去,家人漸漸發現,多出來的指頭有時會讓他做事不靈活。更讓舒女士心疼的是,小鵬似乎越來越在意自己的右手,總是不自覺地想把它藏起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了解到博羅分院的手足外科/整形/燒傷科能做修復多指的手術,而林勇勝分享的修復多指相關科普,加上術后孩子手上幾乎看不出修復痕跡的效果,讓她心頭一震。這份觸動并非偶然——幾年前,小鵬的哥哥玩耍時不慎骨折,是林勇勝妙手為他接骨療傷,恢復如初。這段舊緣,加上眼前活生生的成功例子,讓舒女士當即打消了帶孩子回廣西手術的念頭,決定去找林勇勝。
手術前
來到醫院的診室里,林勇勝仔細檢查了小鵬的手。他溫和而認真地告訴舒女士和小鵬:像小鵬這樣的情況,其實早點處理會更好。 他解釋道,趁著孩子還在生長發育,及時矯正,手的功能和外形恢復的潛力更大,也能讓孩子更早地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輕松自在地用手,不用再擔心“和別人不一樣”。這番話,像一盞燈,照亮了舒女士心中原本模糊的方向。
林勇勝根據小鵬的情況進行了細致評估,林勇勝指出,多指矯治宜早不宜遲,早期手術能最大程度恢復手部功能和外觀,避免生長發育過程中畸形的進一步復雜化以及隨之而來的心理影響。懷著對林勇勝專業判斷的信任和對孩子未來的期盼,舒女士和小鵬堅定地選擇了在博羅分院進行手術。
手術臺上,林勇勝以精湛的技術,精細地重塑了小鵬的手部結構。術后恢復期間,該科的醫護人員細心照護讓小鵬倍感安心。短短幾天,他手指的靈活度就有了很大的進步。“看著孩子的手一天天變好,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舒女士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林勇勝不僅給了孩子一雙更健康的手,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找回了展示自己的勇氣和信心。
手術后
這封感謝信,不僅是一位母親發自肺腑的心聲,更是她對林勇勝專業的技術與負責的態度由衷贊美。林勇勝對“早期干預”的堅守,絕非僅針對小鵬一例,而是源于他作為一名醫者,對所有手足畸形患兒未來健康發展的深切責任。他深知,把握最佳治療時機,能最大程度地改善功能、減輕心理負擔,為孩子鋪就更平坦的人生。這份責任感,驅動著他為每位患者傾注心血,更促使他主動分享知識,讓更多家庭了解及時治療的重要性,避免因信息缺失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林勇勝的這份專業追求與仁心,正是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平等對待,悉心關懷,追求品質”服務理念的生動詮釋,而這份承諾,不僅寫在醫院的墻面上,更兌現在如小鵬這般重獲新希望的孩子們身上。
精湛的醫術是基礎,而將悉心關懷融入診療的每一個環節,則是幫助患者克服困難、重拾信心的關鍵力量。在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無論患者來自何方,都能獲得基于最佳醫學實踐的診療方案和充滿溫度的人文關懷。
供稿:新媒體運營中心 魏廷恩
供圖:手足外科/整形/燒傷科 林勇勝
一審:郭洪海、林勇勝
二審:聶洪鈺
三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