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收到一封來自12345政務平臺的暖心感謝信,信中情真意切地表揚了該院手足外科/整形外科/燒傷科林勇勝和護理團隊。信中陳女士對林勇勝精湛的醫術、高度的責任心以及科室高效貼心的服務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這背后,是一個關于信任、等待與精湛技術完美結合的故事。
六年困擾,暑期履約盼新生
6歲的小寧(化名),自出生起就被發現右足第2、3趾存在并趾畸形。隨著年齡增長,相連的腳趾不僅影響美觀,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功能障礙——腳趾無法分開活動,這成了陳女士心頭的一件大事。去年春節前夕,陳女士帶著小寧來到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手足外科/整形外科/燒傷科就診,接診醫生正是林勇勝。經過詳細檢查,林勇勝確診小寧為“右足第2、3趾并趾畸形伴功能障礙”。考慮臨近春節,術后康復和家庭照料多有不便,林勇勝與陳女士充分溝通后,做出了一個溫暖而務實的決定:將手術安排在更適合休養恢復的今年暑假。
今年7月中旬,小寧如約而至。然而,暑期是兒童骨科手術的高峰期,手足外科/整形外科/燒傷科病房床位非常緊張,常處于滿床狀態。林勇勝深知對于即將步入校園的小寧而言,及時手術、預留充足的術后恢復時間至關重要。他積極協調科室資源,反復查看床位安排表,最終不負陳女士的期望,小寧成功入院。這份急患者之所急的擔當,讓焦慮的陳女士一家吃下了定心丸。
入院后,檢查結果與去年一致:右足第2、3趾皮膚松弛相連,趾骨未融合,末梢血運及感覺正常,符合手術指征。但一個新的問題擺在面前——此前陳女士帶孩子在其他醫院咨詢時,醫生曾建議 “植皮治療”,這意味著手術創傷更大,恢復時間更長,孩子要承受更多痛苦。林勇勝也第一時間考慮到了這一點,他深知兒童對創傷的耐受度低,術后恢復不僅關乎功能,更影響孩子的心理。
當晚10點多林勇勝對著小寧的足部影像和檢查報告反復琢磨:“如何避免植皮?” 反復推敲、不斷優化方案。經過數小時的“頭腦風暴”,一套精細的免植皮手術方案成型。
妙手施治,功能外觀雙滿意
入院后的第二天,手術如期開展。林勇勝依照前一晚精心設計的方案精準操作,小心松解相連的皮膚,調整腳趾位置,分層縫合傷口…… 最終成功分離了相連的腳趾。這一操作不僅避免了從身體其他部位取皮造成的額外創傷,更確保了分離后創面的良好愈合以及足趾的正常血供。手術過程十分順利,達到了術前預期的效果。
術后,小寧恢復狀況良好,原本連在一起的腳趾成功 “分家”。陳女士目睹手術效果后,對林勇勝的精湛技術贊不絕口。由于無需植皮,小寧的恢復速度比預期快。
在表揚信中,陳女士特意提到:“護士們盡職盡責,個個都很熱心,從入院到出院,全程都被照顧得很周到。” 這份認可源于護士們日復一日的瑣碎付出——術前耐心講解注意事項,術中協助做好患兒安撫,術后密切觀察傷口情況、指導功能鍛煉…… 她們用專業與溫情,為患兒的康復筑起了堅實防線。
“不必要的檢查絕對不做,不必要的藥絕對不開”,這是陳女士在表揚信中對林勇勝醫生的評價,也是他從醫多年的堅守。在診療過程中,林勇勝始終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制定方案,避免過度醫療。“孩子的身體經不起折騰,我們多一分細心,家長就少一分擔心。” 林勇勝說。
一封感謝信,傳遞的不僅是患者家屬的感激,更是對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手足外科/整形外科/燒傷科團隊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的肯定。“林勇勝憑借其專業的判斷和負責的態度,生動詮釋了高度的責任感和人文關懷。
供稿:新媒體運營中心 葉毅艷
供圖:手足外科/整形外科/燒傷科 林勇勝
一審:郭洪海、林勇勝、張璐
二審:聶洪鈺
終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