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燈下,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博羅分院(博羅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醫師謝贊兵,正凝神操作著纖細的輸尿管軟鏡。此刻,他身處千里之外的貴州省興仁市人民醫院手術室,指導當地團隊為一位腎結石患者實施微創手術。作為該院“名醫”榮譽的獲得者,他的身影不僅刻印在本地疑難危重癥的救治現場,也在幫扶東西部醫療協作的前線。精湛的技藝、對患者的疾苦的感同身受,以及扎根基層的務實擔當,鋪就了這位“碎石者”的醫者之路。
初心:扎根鄉土,醫者之志
“我出生在農村,記得小時候,家鄉的醫療資源非常匱乏。”謝贊兵回憶起童年,語氣里帶著對過往的深刻印記。目睹鄉親們就醫的種種困難,一顆種子在他心中悄然埋下。“后來我就想認真讀書,將來做個醫生,自己生了病自己看,也可以幫別人看。”這份源于鄉土、心系鄉鄰的樸素愿望,成為他堅定踏上從醫之路的起點。從那時起,改變家鄉及更多地方醫療可及性的決心,便深深扎根在他的心底。
引路:師者榜樣,責任之重
就在這段職業生涯的起點,謝贊兵便有幸遇到了一位重要的引路人、他的老師——許世民醫生。他至今清晰記得那個重塑職業認知的傍晚:“當時下午5點多,我們都快下班了,突然來了一位被刀刺傷腎臟大出血的患者……情況危急!許老師當即帶著我投入搶救,抗休克、輸血和快速完成術前準備。那臺手術,一直持續到晚上9點多才結束。”病人最終轉危為安,而更令謝贊兵銘記的是許老師接下來的舉動:“術后,許老師看我疲憊,讓我先下班休息,他自己卻留在醫院,一絲不茍地撰寫搶救記錄和手術記錄,直到午夜時分才離開。”
手術室那晚的燈光、緊張的氣氛,連同老師伏案疾書的背影,深深烙印在這位年輕醫者的心底。“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太深了,”謝贊兵感慨,“就在那一刻,我真正領悟了‘救死扶傷’這四個字的分量,明白了何為醫者的天職與信念。”這份由恩師言傳身教所賦予的沉甸甸的責任感,自此成為他行醫生涯中不可動搖的基石。
精進:鉆研學術,拓新技術
2004年從廣東醫科大學畢業后,謝贊兵便扎根博羅,深耕泌尿外科領域。他深知基層醫療的短板,所以他積極赴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微創中心、廣東省人民醫院進修,不斷提升專業知識和手術技能。帶著所學歸來,他積極投身基層實踐,成為推動縣域泌尿外科技術發展的開拓者。
他率先在博羅縣開展泌尿外科各類腔鏡手術,成功填補了該領域的醫療技術空白,已能獨立完成I至IV級手術。其開展的輸尿管鏡、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榮獲博羅縣人民醫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近年來,他大力推廣輸尿管軟鏡技術,科室配備了奧林巴斯軟鏡和一次性輸尿管軟鏡,并應用可彎曲輸尿管軟鏡負壓鞘。憑借取石速度快、結石殘留率低、并發癥少等優勢,該技術已成為科室常規手術項目之一,深受患者認可。
“把患者的病治好,把手術做好。”這份務實的理念,深深植入謝贊兵的工作日常中,面對疑難病例、療效不理想或術后并發癥,他必深究其因,撰寫分析、查閱文獻、反思總結,只為探尋解決之道。正是這份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執著與實踐,夯實了他作為“名醫”的專業基石。
擔當:性命相托,守護健康
91歲的單先生坐著輪椅來到泌尿外科,飽受五年排尿困難和血尿折磨。單先生的檢查結果令人擔憂:嚴重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結石,同時合并嚴重心臟病(心房顫動、重度三尖瓣返流、心功能不全)、肺功能差以及腰椎壓縮性骨折,手術風險極高。
面對如此復雜的高齡危重患者,謝贊兵沒有退縮。他立即匯報醫務部,組織麻醉科、心血管內科、骨創傷與關節外科進行多學科會診,共同評估風險并制定周密方案。在麻醉團隊的精心保障下,謝贊兵憑借豐富經驗和嫻熟技術,成功為單先生實施了腰麻下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聯合膀胱結石鈥激光碎石取石術。術后,困擾老人多年的排尿問題迎刃而解。“我應該早點相信你們,”單先生緊握謝贊兵的手,“謝謝幫我結束了這場漫長的折磨!”
另一場考驗接踵而至。51歲的陳姐(化名)因“右腰痛伴發熱半天”緊急入院,隨即被診斷為尿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生命垂危。泌尿外科與重癥醫學科緊密協作,全力搶救。待陳姐生命體征稍穩,謝贊兵當機立斷:必須立即手術清除感染源——梗阻的結石。他帶領團隊在嚴密監護下,為陳姐施行急診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術并置入支架管,及時解除梗阻。陳姐最終轉危為安。“現在感覺好太多了,真的謝謝你們!”出院時她感激不已。這段經歷也讓謝贊兵更感責任重大,他提醒:“泌尿系結石合并感染,出現高熱、寒戰、血壓不穩,就是急危重癥,必須爭分奪秒就醫!”
情懷:心系患者,幫扶奉獻
“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對病人損傷最少、成本較低的方法,把病人的病治好。”這是謝贊兵從未動搖的原則。這一理念不僅體現在日常診療,也貫穿于他服務延伸的實踐中。為方便群眾,他推動泌尿外科開設“周末門診”,解決“上班族”、“上學族”就醫難題。他積極參與縣域醫共體建設,助力博羅縣總醫院楊村分院、公莊分院開設泌尿外科專科門診,讓鄉鎮群眾在“家門口”看上專家號。他的腳步還邁向遠方。
在東西部協作中,他隨隊赴貴州興仁市人民醫院幫扶。面對39歲腎結石患者李先生,他摒棄當地既往易出血、恢復慢的經皮腎鏡手術,采用其擅長的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他指導并帶領當地團隊成功完成手術,患者術中出血極少,次日即康復出院。“輸尿管軟鏡技術是泌尿外科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謝贊兵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技術交流與幫扶,讓更多基層醫院掌握這項技術,惠及更多患者。”他堅信:“優質服務是我們一貫做法”,“一切重在力行,‘為群眾辦實事’就是要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增強群眾就醫的獲得感。”
傳承:醫者之道,薪火相繼
謝贊兵深知醫學發展永無止境,始終重視醫學人才的培養與傳承。他積極參與醫院外科教學管理工作,作為核心成員積極參與迎評工作,與團隊共同努力,最終推動醫院于2013年5月順利通過教學醫院評審。對于所指導的學生,特別是剛畢業的醫生,他言傳身教。因為謝贊兵非常注重“好醫生”應具備的特質:“首先要有好的醫德,第二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三當醫生要學到老,因為醫學在不斷進步發展。”這三點要求,清晰勾勒出他心中的醫者之道。
未來,謝贊兵與團隊將持續提升專業技術和服務能力,優化診療流程,以更高效、更精準、更溫暖的醫療服務回應患者所需。這既是踐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發展理念的扎實步履,更是守護一方百姓生命健康的堅定承諾。
始于鄉土,成于精誠。從那個深知醫療匱乏的少年,到運用軟鏡技術惠澤四方的博醫“名醫”,他丈量的不僅是個人成長的山水,更是基層醫療技術躍升的里程。這故事里,鐫刻著“救死扶傷”的信念,閃耀著填補縣域醫療技術空白的銳意,扛起極高危復雜病例救治的重任,更流淌著將優質醫療送達鄉鎮、送往遠山的赤誠。他以行動詮釋“名醫”之“名”:是醫術精湛之光,更是仁心扎根大地、守護生命之魂。
供稿、海報:新媒體運營中心 魏廷恩
一審:曾誠誠、謝贊兵
二審:聶洪鈺
終審: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