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 陳溯)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30日在北京表示,目前中國每年產生畜禽糞污總量達到近40億噸,畜禽養殖業排放物化學需氧量達到1268萬噸,占農業源排放總量的96%,是造成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在當天召開的農業部新聞發布會上,吳曉指出,中國傳統農業是一個種養循環的生態系統,每家每戶種幾畝地、養幾頭豬,豬糞作為有機肥在自家田里施用,種養互促、循環利用。但近年來,隨著養殖方式從家庭散養向規模養殖加速轉變,養殖量快速增長,畜禽糞污帶來的農業面源污染等環境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但是,如果能夠有效處置、合理利用,畜禽糞污就會變成寶貴的資源。”
中國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耕地與肥料管理處處長仲鷺?表示,中國各類有機肥資源折合成養分約7400多萬噸,但實際利用率不足40%,特別是規模化養殖產生的大量畜禽糞便得不到有效利用。促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將極大推動有機肥替代化肥。
針對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的情況,中國提出要力爭在“十三五”時期(2016年至2020年)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問題。
吳曉表示,2018年至2020年,國家發改委和中國農業部將加大投入力度,支持200個以上畜牧大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為在全中國范圍內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探索成功模式,加快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根據計劃,到2020年,各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要達到90%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
中國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司長張合成表示,做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對有效提供優質安全農產品,特別是綠色農產品,對有效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