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流感肆虐,
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數據,
目前99%以上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您是否感到擔憂?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區別?
感染了甲流會有什么癥狀?
中醫如何防治流感?
一起來了解一下~~
中醫對流感的認識
中醫認為,流感是由外感時令之邪或非時之氣所致,主要表現為惡寒、發熱、咽痛、頭身疼痛、咳嗽、乏力或嘔吐、腹瀉等癥狀。部分病邪入里化熱,壅閉于肺,出現高熱、喘促等癥狀,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了解甲流和感冒的區別嗎?
甲流和普通感冒雖然都是呼吸道疾病,
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甲流≠感冒
如何快速判斷自己是流感還是感冒?
最快速、最精確的方法當然是病原檢測,在臨床,如果非要鑒別是由何種病毒造成的感冒,方法可以有病毒培養、抗原檢測和PCR。
以下為流感和普通感冒癥狀的對比圖,方便大家比較:
中醫在治療甲流有什么優勢?
中醫治療甲流,注重整體調理,不僅可以緩解癥狀,還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與西醫相比,中醫在預防和治療甲流方面更加注重個體化,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方案。此外,中醫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包括中藥、針灸、按摩、飲食、藥膳調理等,可以全方位地保障人體健康。
中醫主要根據患者的癥狀、體質和病因進行辨證分型
★風熱犯衛證(或風熱型)
癥狀:發熱重、微惡寒、頭痛、咽痛、口渴、咳嗽痰黃或干咳少痰,咽紅不適,舌質紅,苔薄或薄黃,脈浮數或脈數。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流涕、咽癢等癥狀。
常用方劑:銀翹散、桑菊飲等。這些藥物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適用于風熱犯衛證的甲流患者。
★熱毒襲肺證(或熱毒侵肺型)
癥狀:高熱、咳嗽劇烈、痰黏咯痰不爽、口渴喜飲、咽痛、目赤,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神昏、譫語、斑疹隱隱等嚴重癥狀。
常用方劑:清瘟解毒Ⅰ號(含生石膏、知母、雙花、連翹等藥物)等。這些藥物能夠清解肺臟熱毒、潤肺化痰止咳,適用于熱毒襲肺證的甲流患者。
除了上述兩種常見分型外,甲流在中醫中還有多種其他分型,不同的分型在治療方法和藥物選擇上也會有所不同,如有不適,請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
在中醫的智慧里,有一種叫做“治未病”的理念,它強調的是在疾病發生之前,就采取積極的措施來預防,讓我們遠離流感的侵擾。
博中醫流感預防方
針對此次流感的證候特點,結合嶺南氣候及人群多脾虛夾濕的體質,博中醫推出以下流感預防方,重在益氣固表、清熱化濕。
處方:桑葉9g 菊花6g 五味子3g 炮姜3g
桔梗6g 甘草3g 太子參9g 五指毛桃15g
用法:每日1劑,加水淹過藥面少許,煎至2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連服5-7天。
適合人群:3歲以上小孩及成人均可使用。
中藥茶飲
如金銀花、菊花等,泡水飲用(體虛者及孕婦慎用),以達到清熱解毒、預防感染的效果。
推薦:三豆飲
【材料】黃豆、綠豆、黑豆各一把,白糖2勺,
【制法】放入鍋中加水小火煮2小時。
【功效】無論大人、小孩,出現咽痛、口氣重、口唇舌尖變紅、尿黃等內熱上火癥狀可適當飲用。
根據中醫藥食同源原則,結合時令特點、患者體質及地域因素,可以選用食療預防處方。
豆豉二白湯
【材料】淡豆豉12g、蔥白15g(或3根)、白蘿卜30g、香菜3g。
【制作】加水適量燒沸,趁熱服用。
【功效】具有祛風解毒、疏散風寒的功效。此方適宜與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者,一般人群也可適當飲用預防。
黃芪陳皮紅糖水
【材料】黃芪15g、陳皮5g、生姜幾片、蔥白三五段、紅糖適量。
【制作】所有材料一同煮制。
【功效】黃芪能益氣固表,陳皮能健脾胃,生姜和蔥能發散風寒,紅糖能補充能量。此方能有效防風寒,益氣固表、扶助正氣,適合小孩和大人飲用。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文中所提的藥物、協定處方一定要經過專科醫生診斷后對癥使用,切勿私自、濫用藥物,延誤病情治療!
供稿:蘇秀舒
編輯:劉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