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頻繁進入企業現場,執法人員通過“云端”就能完成巡查、取證和案件處理;企業不再為迎檢奔波,生產經營更安心、更省心。這一切,正是博羅縣司法局大力推行的“非現場執法”模式帶來的新變化。
今年以來,博羅縣司法局積極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以數字技術為支撐,以制度創新為保障,在全縣范圍內深入推行“非現場執法”新模式,通過“云端”巡查、“智慧”監管,實現執法效能和群眾滿意度的雙提升,為法治化營商環境注入新動能。
執法上“云”,數據跑路替代人員跑腿
縣司法局充分發揮牽頭作用,積極推動“粵執法”與“粵商通”平臺深度融合應用,構建起“視頻監控+AI識別+數據推送”的智慧執法體系。截至目前,全縣通過非現場方式累計辦理各類案件8316宗,其中“云巡查”7703宗、“云備案”613宗,執法總量和成效均位居全市前列。
監管有“數”,精準畫像實現無事不擾
“非現場執法”不是不管,而是管得更科學、更精準。縣司法局指導各執法單位制定年度執法計劃,明確適用非現場執法的領域和事項,通過在線監控、智能巡查等手段,實現“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精準監管。這一做法大幅減少了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干擾,讓企業能夠集中精力抓發展、謀創新。
創新出“彩”,多元場景提升執法效能
各執法部門結合實際,大膽探索“非現場執法”應用新場景。縣交通部門建成6處治超非現場執法監測點,實現自動檢測、數據推送、審核立案的高效銜接;生態環境部門運用在線監控、無人機巡查等手段,實現對567家企業的遠程精準監管;石灣、園洲等鎮創新運用高空鷹眼、AI識別等技術,高效處置占道經營、違規焚燒等城市管理問題,基層治理效能顯著提升。
能力提“質”,規范執法筑牢法治根基
為確保“非現場執法”規范運行,今年以來,縣司法局組織開展專項培訓12場,針對重點執法部門進行“點對點”輔導,全面提升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同時,積極宣傳“非現場執法”政策法規和操作流程,發放宣傳手冊2萬份,引導企業通過“粵商通”平臺配合執法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博羅縣司法局通過推行“非現場執法”模式,不僅提升了執法效能,更極大優化了營商環境,讓企業切實感受到“有溫度的執法”。下一步,縣司法局將繼續深化“非現場執法”模式,拓展應用場景,完善工作機制,為博羅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