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開展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扶貧辦《關于開展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的通知》(粵扶辦[2018]42號)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現就組織開展我市2018年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扶貧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總體要求,以建檔立卡數據為基礎,以解決脫貧攻堅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重點,以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為契機,進一步轉變作風,打牢脫貧攻堅工作基礎,不斷完善新時期精準扶貧信息系統,查準和核實扶貧對象數據,提高扶貧開發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和有效性。提高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質量,全面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村幫扶責任和措施,做到工作務實、過程扎實、結果真實。
二、工作任務
2018年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重點要做到五個“回頭看”,具體如下:
(一)“回頭看”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對象是否缺漏。各縣(區)要按照精準識別要求,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2014年不變價)的參考標準,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一相當”目標,按照貧困人口實現“八有”標準開展核查,綜合考慮農戶教育、醫療、住房等“三保障”困難情況,組織精準扶貧識別工作。工作范圍是對未納入建檔立卡的其他低收入農戶進行排查,重點是對原屬第一、二輪扶貧“雙到”村的扶持對象和低收入農戶進行排查。所有新識別對象必須完成申報程序,并核實房產、工商等信息。對不符合識別標準而錄入系統的人員要及時按照程序組織清退。
(二)“回頭看”建檔立卡信息有無錯漏。各縣(區)要對照廣東省精準扶貧信息系統錄入本地區的數據情況,認真分析2017年度數據存在的基礎信息不精準、邏輯關系相互矛盾等突出問題,逐村逐戶進行梳理,健全扶貧工作責任制,完善建檔立卡基本信息,完善到戶幫扶措施,督促落實“三保障”政策,及時在廣東省新時期精準扶貧信息系統中錄入項目或導入行業數據。
(三)“回頭看”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措施是否長效。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進展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分類施策,采取有針對性措施,確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對已達到當年預脫貧標準、脫貧質量好的貧困戶繼續鞏固提升;對扶貧措施已取得成效,但質量不高、不穩的貧困戶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對脫貧難度大、距脫貧標準有較大差距的貧困戶要分析原因、改進幫扶措施,開展重點幫扶,確保不掉隊。此外,要進一步規范財政扶貧項目資金使用,切實做到扶貧資金與扶貧項目安排相吻合,資金使用集中瞄準貧困村和貧困戶,不斷提高扶貧項目和資金使用效益,確保減貧成效的長效性。
(四)“回頭看”前兩輪扶貧“雙到”村發展是否有短板。圍繞人居環境整治目標,對第一、二輪191個扶貧“雙到”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產業發展、基層黨建等方面的長效機制建立情況進行調查,特別是惠城區北部等山區鎮村,要將存在發展短板的“雙到”村優先納入到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范圍予以重點扶持。充分發揮縣鎮黨委政府、村兩委和駐鎮工作組的作用,進一步摸清掌握第一、二輪扶貧“雙到”村制約發展的短板問題,實事求是,找準制約發展的迫切需求建設的項目,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梳理納入2018-2020年村項目建設庫和任務表,組織縣級行業部門落實項目建設任務。
(五)“回頭看”紀檢審計巡查督查巡視問題整改是否到位。各縣(區)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針對2016年以來紀檢審計巡查督查巡視反饋的問題,召集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提出整改工作意見,分類處理,列出問題清單和整改結果,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整改情況,并將整改情況向問題涉及的鎮村通報。各縣(區)要定期檢查整改落實情況,及時向市扶貧辦報送檢查結果,以便匯總向省匯報。
三、工作步驟
全市分三個階段開展“回頭看”,各縣(區)要把握時間節點,確保按時完成工作任務。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5月下旬,市扶貧辦印發《關于開展精準扶貧“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全面啟動“回頭看”工作,并召開動員會及培訓等工作。6月15日前,各縣要制定工作方案,召開動員會,完成動員部署和培訓等工作。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6月下旬,組織開展排查工作。由村兩委、鎮(村)工作組(隊),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幫扶責任人或聘請社會力量對本地區全面進行“回頭看”,要對五大類“回頭看”內容分類指導落實工作措施。
第三階段:抽查總結。7月上旬,市對各縣(區)“回頭看”工作開展抽查,針對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縣(區)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整改結束后,對“回頭看”進行總結。7月15日前,各縣(區)對“回頭看”工作情況向市扶貧辦提交書面(含電子版)總結報告。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2018年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關鍵的一年。市將“回頭看”工作納入2018年度扶貧開發工作重要內容。各級黨委、政府和扶貧部門、各幫扶單位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統籌協調, 精心組織,制定具體方案,安排核查工作經費,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任務。要充分發揮村兩委、駐(鎮)村干部、幫扶責任人的作用,調動力量,集中時間組織開展“回頭看”。
(二)強化溝通,夯實基礎。根據省的通知要求,此次“回頭看”的數據修改,不計入精準識別誤差率統計范圍。各地要加強部門之間數據比對和信息共享,堅持實事求是原則,面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按照貧困人口動態管理的要求,及時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對符合貧困人口標準的全部納入,對不符合貧困人口標準的全部清退,做到“應扶盡扶、應保盡保”,不落下一個人。對前兩輪扶貧“雙到”村發展短板問題及時制定解決方案,落實行業部門項目,確保取得“回頭看”實效。
(三)嚴實作風,確保質量。各地要認真貫徹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從嚴、從細、從實的工作作風,嚴禁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走過場。對在“回頭看”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要組織核查人員業務培訓,加強扶貧政策指導,把握時間節點,在保證“回頭看”質量的前提下,按時完成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