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相關社工機構:
現將《博羅縣民政局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低保失能老人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博羅縣民政局
2018年7月26日
博羅縣民政局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低保失能老人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加快推進適度普惠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數,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根據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惠州市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12項專題實施細則及3個配套文件的通知》(惠府辦〔2012〕28號)要求和《惠州市養老服務券發放使用及管理試行工作實施方案》工作要求,為提升失能的低保老人服務質量,進一步規范服務流程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不斷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保障特殊困難老年群體的基本生活權益,推進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建設,讓惠州老年人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提升惠州老年人的幸福指數,豐富文明城市、惠民之州的文化內涵,實現老有所養。
二、實施對象
凡具有博羅縣戶籍,且年滿60周歲的失能低保老人,均可享受由政府提供的每月300元的養老服務補貼。補貼不發現金,只發放等額面值的養老服務券,以政府財政向助老服務機構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失能低保老人提供助老服務。
失能老人主要指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分析: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等6項指標,一到兩項“做不了”的,定義為“輕度失能”,三到四項“做不了”的定義為“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定義為“重度失能”。
三、項目制度建設
項目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相應配套的項目運營制度及服務指引,包含但不限于項目人員管理制度、服務管理制度、服務對象權益保障制度、風險管理制度、服務準入與退出機制、服務質量內控制度等內容。
四、人員配備
項目配備人員包含項目督導、若干名項目負責人和各鎮實際提供服務成員(即一線工作人員)。
(一)項目督導應主要提供行政性支持(包含人員招募與選擇、人員安置與引導、工作計劃與分配等)、專業性支持(協助服務質量監管、人員培訓等)和情感性支持(情緒疏導、給予關懷等)。
(二)項目負責人應主要承擔項目管理的責任,包含需求把控、服務設計和服務監管等。同時,項目負責人應及時為一線工作人員的服務開展提供指導和支持。
(三)一線工作人員應主要承擔服務執行責任,同時還有義務和責任收集服務過程中服務對象的評價和服務供給過程中的困難,并及時向項目組成員反饋。
(四)項目督導應為已獲惠州市或其他市認證,具有督導資格的督導人員。項目負責人應具備項目運營與管理的經驗或社會工作服務經驗或老年人服務經驗,并持有社工從業資格證書。項目配備人員(包括項目負責人和一線工作人員)中還應包含具有醫療資格或接受過醫療培訓或具有康復資格的人員(兼職或全職均可),如養老護理員、醫護人員等(在職或退休均可)。
五、服務規范性指引
項目承接機構應為每位服務對象建立個人檔案,個人檔案內容需包含但不限于服務對象基礎情況評估、服務方案、服務協議、具體服務情況登記表、服務對象反饋、服務總結和服務成效監測等。
(一)服務對象基礎情況評估
基礎情況評估需包含但不限于生理健康方面(如視力、聽力、行動力和精神狀態等)、居家環境(如洗澡如廁是否方便、居住環境是否有明顯的安全隱患、在家中是否能移動自如、家里是否井然有序等)、社會支持情況(獨居或與配偶/子女居住、鄰里關系等)和失能情況(如尿失禁、癱瘓、截止、臥床等)。以上各項指標,還應根據實際調研情況進行詳細描述,并進行程度劃分。
(二)服務方案設計
服務方案包括服務目標、服務項目、服務提供頻率、服務供給主體、服務供給方式、服務供給場地等內容。
根據失能低保老人購買養老服務項目要求,項目承接機構為符合要求的失能低保老人所提供的服務應包含清潔服務、生活照料服務、醫療保健服務、居家安全與緊急救助服務、心理咨詢與危機介入服務這5大類型。服務具體內容應包含以上5類服務,但是具體服務項目應立足于每位服務對象面臨的問題和需求情況進行設計,同時與服務對象和家屬(監護人)共同商討,最終確立具有個性化和實操性的服務方案。
(三)簽訂服務協議
項目承接機構應與老人或者其監護人、擔保人、聯系人簽訂服務合同,雙方應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明確具體的協議內容。服務協議內容可包含但不限于:服務提供機構名稱、服務提供負責人姓名、聯系方式;接受服務的老人及其家屬姓名、身份證明、地址、聯系方式;具體服務內容(具體服務方案可作為附件附上);服務期限;雙方權利和義務;協議變更、解除與終止的條件;安全責任;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辦法;免責條款等。
(四)具體服務方案執行
項目執行團隊應根據指定的服務方案提供相應的服務項目,并做好相關服務記錄。同時,記錄每次服務供給后服務對象的反饋和建議,并將服務供給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反思進行記錄,以便更好地進行服務質量監測和檢視。
(五)服務質量監控
服務質量監控包含建立服務質量監管機制,并進行服務質量改進。服務質量監管包含進行動態需求評估、過程控制管理、定期進行內部成效測評及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