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境內水資源豐富,廣東三大水系之一的東江環繞全縣近百公里,境內有較大河流29條。如何保護和改善水環境,防治水污染,一直都是博羅人民的重要責任。
一直以來,近年來,博羅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扎實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同時,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水環境總體穩定優良,全縣主要江河、水庫基本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要求。
深化畜禽養殖業整治
在湖鎮鎮湖鎮圍村,一些大型養殖場卻在此經營了十多年,污水流直排大圳排渠,難聞的臭氣一直困擾著周圍的村民。
“湖鎮圍是一個集宋元明清和民國時期建筑風格為一體的古村落,曾有不少商人對其有投資意向,然而當他們前來考察時,以前這里的環境卻讓客商打起退堂鼓”。湖鎮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胡輝南告訴記者。
今年4月18日,湖鎮鎮把全面清拆非法畜禽養殖場的“第一刀”斬向了這里。“養豬場拆了后,環境好了,空氣清新了,引進項目有了新希望,”望著被拆除,并正在復綠的養殖場,胡輝南心里已在展望著湖鎮村的未來。
“我們村將繼續整治后環境,讓投資商無環境的后顧之憂。”胡輝南說透露,養殖場清拆后,一些投資商開始重啟投資開發湖鎮圍古村落的事宜。
養殖場的清拆,鏟除了水污染的源頭腫瘤,周邊水質和環境明顯改善。作為沙河的支流,湖鎮的陳村河水流匯入沙河。
湖鎮鎮水心圍村許多村民長期在沙河邊種植,他們告訴記者,以前凡有灌溉、殺蟲,都不敢用河里的水,只能從別的地方引水,費時費力。如今的陳村河流域的非法養殖場清拆完畢,水浮蓮也進行清理,部分河段進行清淤清障,河水水質變清了許多,河涌沒了異味,大家都拍手叫好。
水心圍村民蘇達明把灌溉的水管直接接到陳村河中,直接用河水灌溉。“現在,河水挺清的,澆灌沒問題,也給我們種植戶帶來了信心。”他說。
加強農家樂等餐飲行業環境管理
作為羅浮山的后花園,橫河鎮山好水好,優美的生態一直為游人贊賞。這里小橋流水,竹影斑駁,還有一派宜人的景色。
“這里水好,空氣好,種出來的菜特別甜,”橫河鎮西群村村民張某平說。
近年來,西群村的鄉村游不斷發展,村里農家樂漸漸多了起來。其中,西群農家樂是最大的一家,高峰時接待游客可達300多人次。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廢水的處理成為大家關心的問題。
西群農家樂老板張炎金意識到,良好的生態是吸引游客過來游玩的根本。
2013年,張炎金結合村里的新農村建設,建好了污水處理設施,農家樂的廢水經過集中處理后,再排放,這樣就不會污染河水了。“如今,西群的小溪水依舊清瀅。”
目前,橫河全鎮約有農家樂24家,靠近水源的基本都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或者接入村里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其它的在進一步整治中。
羅浮山也處于沙河的源頭上游。羅浮山景區的人氣,讓周邊的農家樂生意越來越好。在瀾石村麻姑峰小組,村里的6家農家樂污水全部通過管網收集到該村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中,經過集中凈化再排放。
村民藍觀菊對整治前后的變化深有體會。“污水經過處理后,保護好了環境,河里水更清魚更歡。”
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
在長寧鎮水邊村水邊村民小組污水處理設施施工現場,工人正忙著安裝管網。
該污水處理設施日處理生活污水量可達400噸,能夠滿足全村900村民的生活污水處理,主體可在12月底完工,屆時村民生活污水凈化后再排入青塘排渠,然后匯入沙河。
長寧鎮松樹崗村禾庭崗小組今年5月完成生活污水設施建設。
該村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是花園式的濕地公園處理,整個村民小組30多戶人的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起來處理。今年88歲游阿婆說:“以前,村里的雨水、污水都排到魚塘里,搞到魚塘臟兮兮的。現在,污水處理了,塘里的水變清了。”
松樹崗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如今7個小組都建起了污水處理設施,還有三個在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