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整治沙河水污染的議案》,已由縣人大常委會交由縣政府辦理。對此,縣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議案辦理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抓好議案的辦理落實。經過一年來的努力,議案辦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具體辦理情況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
議案辦理工作開展以來,縣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議進行部署和推進,并將沙河整治列入2016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印發了《關于整治沙河水污染的議案辦理工作方案》,各鎮也根據照屬地管理原則,自行制定了整治工作方案,按照“美麗鄉村.清水治污”要求,嚴格落實“一河一策”整治任務。通過各承辦單位和沿河七鎮的共同努力,我縣的沙河水污染整治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截至2016年12月,根據沙河河口水質監測斷面監測報告顯示,我縣境內的沙河水質各項指標均值已經達到了Ⅲ類水質標準。目前,我縣的沙河水污染整治工作仍在積極推進中。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縣政府高度重視《關于整治沙河水污染的議案》辦理工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議案辦理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對辦理工作進行研究部署??h環保、畜牧、水務等各縣直有關部門及沿沙河各鎮、羅浮山管委會均成立了以單位一把手為組長的整治領導小組,及時組織環保、畜牧等縣直部門深入調查沙河流域各鎮污染源狀況,制定了沙河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同時縣政府與各鎮簽訂了沙河整治目標責任書,并由專人負責每周每月報送整治進展情況,為確保沙河整治工作有序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加強監管督導。縣環保局邀請了華南環科所及市局相關技術人員協同確定各鎮河涌、排渠及沙河干流鎮界監測斷面點位,征求各鎮意見后確定采樣點位經緯度,準確掌握各鎮各主要排渠、河涌水質變化趨勢;各承辦單位還會同縣電視臺對沙河流域整治過程進行全方位,跟蹤報道。并且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加強工業企業監管、整治非法養殖場、推進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同時,采取掛圖作戰的形式,及時掌握各鎮整治進度,要求各鎮制定工作任務倒排表,按倒排任務抓整治進度。
(三)強化工業企業整治。縣環保局班子成員以包片負責的形式對沙河流域各鎮的整治采取不定期督查,重點推動污水設施建設、養殖場整治、河涌整治和工業企業的監管等。自2016年4月以來,縣環保及各鎮共出動19641人次檢查沙河流域企業7529家次(其中4211家次有證企業、3318家次無證企業),對338家企業立案查處。
(四)深化畜禽養殖業整治。據畜牧部門的摸底統計,沙河流域養殖場共761戶(豬場478戶、存欄數19.3萬頭;牛羊場37戶、存欄數2634頭;禽場246戶、存欄數305萬只),截至2016年12月9日,共清拆生豬養殖場524戶(超出的屬反彈復養)、清理存欄量合計17.68萬頭,牛羊場36戶、清理存欄量合計3558頭,禽場83戶、清理存欄量合計38.29萬只,清理養殖場總面積46.58萬平方米。
(五)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推進行政村及農家樂污水設施建設。目前,沙河流域已建成運營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9座,處理能力9.5萬噸/天,在建1座,規劃建設3座(已完成前期工作),橫河已完成0.88公里管網工程,湖鎮鎮圩鎮雨污分流管網項目已建成4.11公里、龍華鎮二期截污管網已建成2.8公里;2016年,沙河流域需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共60座,目前已建成29座,正在施工27座,正在籌備前期工作4座。出動車輛905車次,出動人員2400人次,檢查沙河流域周邊餐飲服務單位2030家次,有證經營單位1858家,無證經營單位172家,其中責令改正177份,發出《監督意見書》429份,規范安裝處理設施493家,未規范安裝處理設施146家,妥善處理農家樂各類垃圾1647家。
(六)推動支流河涌清淤、清障,提升環境衛生管理水平。截至2016年12月底,已基本完成沙河流域各支流清淤清障工作,各相關鎮河涌整治已清淤總長約100公里,清理河面水浮蓮約7.3萬平方米,清理垃圾、水浮蓮約3400噸,清淤土方約44萬多立方;沿沙河流域各鎮及羅浮山管委會也已完成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流域內的生活垃圾已得到有效處理。目前,各鎮(管委會)正加大力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
(七)規范農業面源治理。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指導農戶科學合理施肥,提高肥料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鼓勵使用節水灌溉技術,防止濫用農藥化肥,并且加大檢查力度,嚴厲查處違規售賣不合格農藥產品行為,規范農藥使用市場。截至2016年12月底,縣農林局共出動67次,出動執法人員317人次,檢查農資門店415間次,檢查農藥、肥料、農作物種子共4896種次,立案28宗,查處違規農藥、肥料104種,涉案貨值5.5萬元,印發有關法律法規宣傳資料2392份。
(八)加大經費投入。截,2016年11月30日,在沙河流域各鎮、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運營、養殖場整治后續污染物處理、水環境綜合整治及風險防控技術研究報告編制、沙河水質及淤泥檢測分析、各單位整治工作專項經費等方面,市縣對沙河整治投入已超過2700萬元,其中還不包括各鎮投入河涌清淤清障和日常水質分析監測費用,另外,2016年爭取到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第二批)安排2000萬元,計劃用于支持沙河流域各鎮生活污水管網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同時,縣政府給予每鎮40萬元整治資金補助也已撥付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來,我縣將制定更加完善的措施,加快完成各項重點任務,盡快改善入東江河流特別是沙河水質狀況,進一步促進東江博羅段水質逐漸改善,沙河水質達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沙河流域污染整治。雖然沙河國考斷面水質前11個月各項指標月均值達標,但是,指標均值仍處臨界狀態,達標的基礎仍不牢固。下來,我縣將嚴格按照《2016年沙河水環境整治工作方案》、《博羅縣2016年沙河水質達標沖刺階段工作方案》要求,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倒逼工作進度,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各項重點任務,對工作不力,任務不落實的單位和個人依照《博羅縣2016年沙河水環境整治工作的問責方案》啟動問責,確保沙河水質實現達標。
(二)徹底完成非法養殖業清理整治。進一步加大法律政策宣傳,鼓勵自愿清拆,同時加大強制清拆力度,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加強監督和巡查力度,鞏固整治成效,防止非法養殖場反彈、復養和新建、擴建、改建養殖場的現象,加大清拆后養殖場廢棄物處理。同時,對全縣非法畜禽養殖業再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摸底,采取軟硬兼施、重點突破的方式,加快在年底前完成清拆、清理工作。
(三)繼續加強環境執法監管。加快完成環?!皟蛇`”建設項目清理整治工作,規范工業企業環境監管。嚴格依法查處各類違法行為,加強污染源頭控制,堅決淘汰小散亂工業企業;重點打擊無牌無證的非法小印染和小化工,對沒有履行環評審批的項目或者無牌無證、偷排污染物的企業,依法加大處罰力度,該取締的要堅決予以取締。加強工業企業日常監管,相關部門要聯合各鎮政府督促已收到整改、搬遷或者關閉通知的企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搬遷或關閉;同時,加大對農家樂的污染整治及治污工作指導,合理布局,規范治污設施建設。
(四)重點推進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截污管網建設工作,完善主干和支流管網,著重解決污水廠收集率低、負荷率低的問題。通過加快資金撥付,強化督查督辦,倒逼時間進度,執行每周一督辦一匯報,對建設進度緩慢的鄉鎮實行約談,對任務未完成的實行責任追究,將污水處理設施和截污管網建設列入鄉鎮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實行“一票否決”等措施,加快完成園洲九潭片區、湖鎮響水片區、石灣鐵場片區、石灣西基等4座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以及配套截污管網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設施的負荷率。
(五)開展河涌污染集中治理。采取集中和分散治污相結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實施全面截污、治污和雨污分流。加強巡查,采取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思路,消除劣五類黑臭支流河涌,通過“清水補給、水質凈化”等措施,進一步加大河涌生態功能恢復力度,豐富和完善“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內容,對每條河的污染現狀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整治措施,確保水質在短期內明顯改善。徹底清理流域內非法采砂場,全面規范采砂管理,有效扼制非法開采行為。
(六)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推廣生態農業,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對沙河及入東江各支流實施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和污染防控,加強指導做好控藥和高濃度廢水截流工作。通過新聞媒體、網絡平臺做好宣傳引導農業生產經營者科學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七)加大縣財政對整治工作的投入。及時落實城鎮生活污水設施建設及運營和“美麗鄉村.清水治污”行動中各項資金補助,拓寬投融資渠道,充分做好農發行對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貸款對接工作,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沙河及入東江各支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和保護工作中。積極探索PPP模式,爭取國家國土江河整治項目和省市有關專項資金支持,加快污染治理項目的建設。
(八)強化環保責任督查和問責。縣政府將對整改落實情況加大督查力度,對逐項任務進行考核,對檢查發現不履職、不正當履職或整治任務不落實,導致整治未能如期完成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啟動問責,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