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衛計局等承辦單位著重抓了如下工作:一是大力發展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2016年9月,第三屆中醫科學大會在我縣羅浮山成功舉辦。借助大會的舉辦效應,我縣以羅浮山為龍頭,大力推進養生旅游產業發展,努力打造國家級健康產業基地、中醫藥創新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等“四個基地”。目前,位于羅浮山的葛洪中醫藥博物館已建成投用,并入選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龍華鎮的仕塘醫藥健康產業園正在規劃建設中。此外,我縣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正在加快“羅浮新城、康養基地、大學小鎮”規劃建設,從更高站位、更高視角謀劃羅浮山養生旅游產業發展。二是認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發掘、整理了一批與葛洪文化有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目前,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名錄;羅浮山葛洪內丹養生已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羅浮山風濕膏制作技藝、羅浮山涼茶制作技藝、葛洪傳說等3個項目也入選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此外,一批與葛洪文化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得到了較好的保護。整理出版了一批與葛洪中醫藥文化有關的書籍。過去幾年,市文化部門配合省非遺保護部門整理并出版了介紹羅浮山白草文化的《仙氣凝就》一書,廣東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公司也整理介紹百草油制作的《百草起源》宣傳冊,較好地介紹了葛洪與羅浮山中醫藥文化。三是積極做好葛洪文化相關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工作。為了保護、傳承好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我縣建立了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通過培育市場、完善服務等形式,實施對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生產性保護。此外,我縣非遺保護工作人員組織羅浮山風濕膏制作技藝、羅浮山涼茶制作技藝、葛洪傳說等項目傳承人開展了各種類型的傳承活動。三是積極成立葛洪文化學術研究會。早在2009年2月,我縣已經成立了博羅縣葛洪文化研究會,會長由廣東省藥學會藥學史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惠州市潮人作家協會副會長劉俊發先生擔任,但由于研究會現有人員較少,對真正的學術研究沒有深入開展。下來,我縣將會同市直相關部門,邀請相關中醫界名醫、學者成立市級學術研究會,以帶動葛洪文化學術研究會的深入開展。四是大力推進中醫藥文化宣傳普及工作。借助羅浮山名勝風景區已被評為廣東省和國家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效應,利用博羅縣打造全域旅游縣的契機,將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與養生旅游有機結合,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與旅游產業有機融合,發展以中醫藥文化傳播和體驗為主題,融中醫療養、養生、文化傳播與旅游于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游。通過中醫藥科普宣傳周、主題文化節、知識技能競賽、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等多種形式,提高公眾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五是以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在羅浮山召開為契機,加快建設中醫藥健康旅游工程。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已于2017年6月,在羅浮山順利召開,借助大會的舉辦效應,我縣正努力打造以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為核心,融中藥材種植、中醫醫療服務、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為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并將建設一批中醫藥特色旅游城鎮、度假區、文化街、主題酒店,形成一批與中藥科技農業、名貴中藥材種植、田園風情生態休閑旅游相結合的養生體驗和觀賞基地。六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實施中醫藥產業優惠傾斜政策。根據我縣中醫藥產業的特點及現狀,實施資金傾斜、人才傾斜、政策傾斜等三大傾斜政策,從財稅、金融、土地、技術、人才引進等方面大力扶持中醫藥產業發展,從而帶動養生旅游產業的發展。
博羅縣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