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府案〔2018〕16號
對惠州市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建議
第20180085號的答復
李春雄、王岐紅、李紅梅、黃愛民、鄭斯宣、田麗粉等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對我市兩座跨東江大橋進行維修加固的建議》收悉。我縣現將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你們對我縣交通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你們提出的建議對加強我縣交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市政府已將該建議交由我縣主辦,我縣對此高度重視,會同市環保局、市財政局等相關部門,針對建議所提的建議進行認真研究并積極開展辦理工作。
一、兩座跨東江大橋現狀
(一)X195線石洲大橋
石洲大橋是我縣進入東莞市石排鎮的一座大橋,位于縣道X195線K13+084處。該橋于1989年11月建成通車,全長603m,橋梁跨徑總長587m,橋面行車道寬9m,兩側各設1.5m人行道及柵型欄桿,橋面總寬12.0m。上部結構主跨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T型鋼構,引橋分別為16m普通鋼筋混凝土T梁和25m預應力混凝土T梁,下部結構為門型框架+灌注樁基礎,園洲岸為U型橋臺,石排岸為雙柱式橋臺。
由于該橋修建年限長,車流量大,受諸多自然因素影響,已逐步出現各種病害與缺陷,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該橋于2011年曾進行過維修加固。
2017年3月15日,我縣地方公路管理站委托廣東省公路工程質量監測中心進行檢測,技術狀況評定為3類橋,主要病害如下:
1.主橋T構掛梁多處封錨端砼存在豎向開裂現象,且裂縫寬度較大。
2.主橋T構部分箱室距牛腿50cm處頂板滲水滲白漿,局部滴掛。
3.部分支座有壓縮脫空、剪切開裂以及墊石破損等病害。
(二)X194線羅浮山大橋
羅浮山東江大橋位于石灣鎮X194線K11+935處,橫跨東江水道,連接我縣石灣鎮和東莞市石排鎮,溝通廣汕公路與X194線的聯系,是該區域重要的交通樞紐。該大橋橋梁全長1346m,其中主航道220m,輔航道220m,引橋906m。橋面總寬26m,橋面凈寬16.5m。主航道和輔航道均采60+100+60m系桿拱結構,凈矢跨比為1/6,東江江面引橋采用30m跨預應力鋼筋砼簡支梁,在河灘或河面較窄處采用16m跨普通鋼筋砼簡支梁,引橋下部結構采用樁柱式橋墩,主橋過渡墩采用薄壁實心橋墩,主墩采用大懸臂空心墩,于1999年6月建成通車。
我縣分別于2006年、2012年、2014年及2016年委托廣東省公路工程質量監測中心對該橋的外觀進行檢測,其中2016年4月20日檢測該橋總體技術狀況評為3類橋梁。主要病害如下:
1.主輔航道兩(60+100+60)m跨系桿拱上、下游兩側共12個拱圈的拱身均存在局部開裂的現象。
2.主拱吊桿已使用超過15年,外層塑料保護層存在老化、開裂現象;部分下錨頭的套筒上端出現滲水和流白漿現象。
3.主輔航道兩個(60+100+60)m跨系桿拱主墩頂蓋梁上、下游側東莞和博羅向的腹板均有存在對稱的豎向裂縫,且裂寬較大。
為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 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目前我縣地方公路管理站已對通過該兩座橋的車輛采取了限高限載措施,保障安全通行。
二、維修建設資金
由于對通過該兩座橋的車輛采取了限高限載措施,貨車等大型運輸車輛已無法通行,嚴重制約周邊企業的運輸車輛通行和兩地經濟的往來和發展。為妥善解決周邊企業的運輸車輛通行需要,保障群眾安全,我縣地方公路管理站已擬定了該兩座橋進行維修加固方案,維修建設資金約需5200萬元,其中石洲大橋約需1500萬元,羅浮山大橋約需3700萬元。
下來,我縣將積極籌措資金,并爭取市政府給予資金支持,盡快組織對這兩座橋進行維修加固工作,盡快解除限高限載措施。
博羅縣人民政府
2018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