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人社函〔2023〕第133號
李潔璇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建立職工職業技術教育平臺的建議的提案收悉。感謝您對我縣職業技術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我們高度重視該提案,經縣人社局與縣教育局協作會辦研究,現答復如下:
我縣立足縣域企業產業發展特色和人才隊伍實際,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依托人才鏈壯大產業鏈,實現人才開發與產業發展深度對接、融合聚變。
一、創新人才引進渠道,提供人才支撐
我縣把服務企業作為人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引導和幫助縣域企業引進技術人才、加強技術研發,促進人才與我縣企業融合發展,使人才工作有抓手、有實效。一是為校企合作提供平臺,打通校企對接的“最后一公里”,為縣域企業發展服務,積極爭取高校院所的優秀人才來企業工作。二是通過加大舉辦招聘會頻次,推行線下和線上招聘會相結合,組織我縣重點用工企業進場招聘,多方面搭建企業與求職者對接的橋梁。2023年上半年,已經完成招聘會25場,提供42823個工作崗位,達成用工意向4553人,為博羅縣域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育技能型人才
我縣堅持以“市場導向培訓,以培訓促就業”為指導思想,圍繞重點產業鏈建設,引導培訓機構緊緊圍繞電子信息、新材料、電動車、生命健康四大支柱產業開展培訓,不斷提高人才的就業創業技能與縣域發展的匹配度,讓各類人才在我縣企業產業發展中發揮最大效用。2023年上半年,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989人,其中“廣東技工”培訓523人,“粵菜師傅”培訓70人,“南粵家政”培訓339人,農村電商培訓57人;新增607人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形成“培訓提升+就業創業”的人才培育機制,加速人才與產業間的深度融合。同時,為推動我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7月15日至7月17日,我縣共派出159名選手參加惠州市第一屆制造業職業技能大賽20個項目的角逐,共96人獲獎,激勵廣大院校師生和企業職工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三、搭校企聯結“橋梁”,深化協同機制
我縣搭建起聯結高校和企業之間的“橋梁”,推動校企雙方加強合作,形成政校企“三位一體”互動發展新局面,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實現校企互惠共贏。一是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在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就業中發揮重要主體作用的企業,按照規定給予金融、財政、土地等政策支持,落實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免及其他稅費優惠。二是搭建“政校企”產教聯盟,進一步推動產業經濟發展、行業企業發展,職業院校培養符合產業經濟發展型人才,解決行業企業技能人才的發展需求,實現“政校企”多方共贏良好局面。三是鼓勵校企深度合作,激發企業積極參與校企合作,多方位、多渠道支持優質企業與縣內職業院校合作,讓更多企業為職業院校提供資金、先進設備、技術經驗等方面的支持。
博羅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博羅縣教育局
2023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