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人社函〔2025〕183號
政協提案委:
你們提出的關于加快補齊縣域副中心公共服務短板的建議收悉。經縣人社局與縣科工信局、石灣鎮政府協作研究,現答復如下:
結合人社職能,積極推進就業服務、人才引進、產教融合等工作,全力支持縣域副中心公共服務建設。
一、精準引才,滿足發展需求
(一)留住勞動力,強化縣域副中心勞動力就業服務。2025年3月起創新實施勞動力規劃,目前初步建立信息系統,完成了基礎數據摸排,全縣總勞動力100%填報,累計幫助約3500人次本地勞動力上崗(含零工),預計增加收入約5300萬元,人均增收約1.5萬元。面對企業用工需求,構建“線上線下融合、跨區域協同”的招聘模式,截至8月13日,舉辦31場線上線下招聘會,超9000人達成就業意向。其中,8月8日在石灣鎮美的旭輝天地廣場舉辦升級版“音樂招聘夜市”,精準吸引石灣鎮、園洲鎮等工業鎮周邊求職者超2800人次,達成意向400人。同時,推進就業驛站建設,精準幫扶當好“服務員”,博羅縣各就業驛站累計走訪聯系企業1000余家,服務求職者超1萬人次,發布崗位近2萬個,幫助約1200人就業,留住更多勞動力。
(二)引進醫療人才,強化縣域副中心醫療人才隊伍建設。為確保人才引進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配合博羅縣衛健局把握醫療衛生領域的人才缺口,明確對相關專業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的招聘方向,實現精準靶向引才,為醫療衛生事業注入新的活力。2025年省事業單位集中公開招聘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工作,以“三期滾動制”的方式開展,全縣醫療崗招聘40人;配合縣衛健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共22名,目前兩場持續招聘中。
二、優化激勵,營造留才環境
為切實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我縣為符合條件的人才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2025年上半年,我縣已通過高層次人才申報認定411人,為602人發放人才津補貼418.34萬元,一次性學習進修補貼3萬元,一次性安家費15萬元。同時,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審核16人次;通過2025年上半年高級人才津貼審核6人,通過2025年上半年安家落戶補貼5人,申報津貼補貼合計6.32萬元。此外,核準學歷型人才入戶4人,對53份人才公寓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并予以公示。這些優惠政策切實解決了人才的實際問題,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干得好,為提升縣域副中心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三、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
結合我縣實際,于2024年4月25日印發了《博羅縣政校企對接工作方案》(博人社〔2024〕57號),我局已制定實施《博羅縣政校企對接工作方案》,明確“需求導向、政府搭橋、產教融合、助推發展”的工作思路,深化產教融合。
(一)搭建對接平臺。2025年以來,縣人社局多次通過“送法暖企”活動,以“調研走訪+政策解讀+現場答疑”的形式,主動深入博羅重點項目、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博羅產業園區等地,主動靠前服務,問需于企,著力解決招工、人才留用問題。2025年6月5日,由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牽頭召開政校企對接工作座談會,邀請廣東省技師學院等博羅轄區內8所院校以及博羅萬洋科技城等5家企業參會,圍繞人才培養與就業合作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合作機制,推動產教融合,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共贏、共同發展。
(二)拓展合作網絡。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深化合作、共同發展” 的原則,不斷完善博羅縣公共職業培訓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博羅就業創業發展,進一步促進院校技能人才培養與博羅縣當地經濟產業發展相街接。在已與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東省技師學院、惠州工程職業學院、博羅中等專業學校、廣州理工學院等院校簽訂技能培訓晉升、就業創業框架協議的基礎上,今年新增與暨南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持續拓寬合作廣度。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人才引進、產教融合和就業服務工作,進一步優化政策措施,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激勵機制,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良好環境,吸引更多人才到博羅就業創業,為博羅縣域副中心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感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博羅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博羅縣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局
博羅縣石灣鎮人民政府
2025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