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聚新動力 構筑新優勢 - 一季度博羅經濟運行情況分析來源:博羅縣統計局 發布時間:2013-08-13 查看次數:2 今年以來,全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以人為本、生態優先、文化引領”的發展思路,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季度,全縣經濟實現穩步發展,主要體現為“四個平穩增長和四個動力增強”:經濟運行平穩增長,經濟發展動力增強;規模以上工業平穩增長,工業后勁發展動力增強;投資、消費平穩增長,經濟自主增長動力增強;信貸市場平穩增長,金融驅動力增強。 一、基本情況 1、地區生產總值86.4億元,增長12%,增幅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61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5.86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增加值29.92億元,增長11.7%。三大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14.7:50.8:34.5調整為12.3:53.1:34.6。 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65億元,增長15.3%,增幅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32.04億元,增長21.3%,增幅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21億元,增長10.2%,增幅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 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8億元,增長29.3%,增幅同比下降15.9個百分點。 6、國稅收入3.77億元,增長22.3%,增幅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 7、地稅收入5.18億元,增長34.5%,增幅同比提高16.2個百分點。 8、商品房銷售面積17.04萬平方米,增長49.2%,增幅同比提高50.8個百分點。 9、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333.58億元,比年初下降0.8%;貸款余額138.54億元,比年初增長12.0%,增幅同比提高9.3個百分點。 10、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2月)0.17億美元,增長0.3%,增幅同比下降19.3個百分點。 11、外貿出口總額(1-2月)3.26億美元,下降11.8%,增幅同比下降65.5個百分點。 12、旅游綜合收入1.74億元,增長38.2%,增幅同比下降5.2個百分點。 13、全縣用電量9.4億千瓦時,增長4.9%,增幅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7.37億千瓦時,增長3.5%,增幅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 二、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一)經濟運行平穩增長 經濟發展動力增強 一季度,全縣實現GDP86.4億元,增長12%,經濟增長屬于平穩運行區間。從增長速度看,分別比去年同期(12.5%)和2012年(13.7%)下降了0.5個和1.7個百分點,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有所回落,但當前全縣經濟的總體運行態勢良好,經濟發展動力持續增強。主要體現在:一是工業投資高速增長。一季度,全縣完成工業投資12.44億元,增長89.6%,增幅全市第一,工業投資大幅增長為全年工業增長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二是工業用電量呈較快增長勢頭。工業用電是經濟增長的風向標,與工業增長存在密切的正相關關系,年初以來,全縣工業用電量呈現了較快的增長勢頭。1-2月,全縣工業用電量呈兩位數增長,1-3月雖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0.6個百分點,高于2012年2個百分點;三是貸款增幅全市第一。1-3月,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38.54億元,比年初增長12%,增幅全市第一,貸款增加表明經濟加快發展具有動力支持。 (二)規模以上工業平穩增長 工業后勁發展動力增強 一季度,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65億元,增長15.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平穩增長,主要體現在:一是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最快,增速達24%;二是分行業看,28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3個行業增加值同比正增長,5個負增長。其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長最快,增速高達453%,其次是金屬制造業增長81.8%;三是分地區看,博東9鎮最高的是觀音閣鎮,增長27.7%;博西8鎮增速均高于全縣平均水平以上,最高的是龍華鎮,增長30.4%;四是分產品看,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有11種產品同比增長,增長最快的是塑料制品業,為929.3%。 從工業運行后勁和質量看,全縣完成工業投資12.44億元,增長89.6%,增幅全市第一,工業增長后勁足; 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1.73億元,增長25.4%,由上年年底虧損轉為盈利,增幅比2012年提高46.1個百分點。 (三)投資消費平穩增長 經濟自主增長動力增強 從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運行情況看,全縣經濟自主增長的動力在增強。從投資來看,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當月累計增速連續6個月穩定在20%左右,最高的為今年1-3月,投資額為32.04億元,增長21.3%。分析增長原因,主要是工業投資增長的拉動,一季度工業投資對整體投資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率分別高達104.6 和22.2個百分點。 從消費來看,今年以來,中央改進作風的中央八項規定以及反對鋪張浪費、遏制公款消費的常態化,餐飲行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全縣消費市場仍保持了穩定的增長,1-3月,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0.21億元,增長10.2%。 從出口來看,1-2月,全縣進出口總額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進口額為1.44億元,下降12.7%;出口額為3.26億元,下降11.8%。從這三組數據可以看出,在外需疲軟的不利情況下,投資和消費的平穩較快增長,是支撐全縣經濟實現平穩發展的重要保障,也充分說明了全縣經濟自主增長動力進一步增強。 (四)信貸市場平穩增長 金融驅動力增強 年初以來,全縣信貸市場平穩發展,其中,存款有所減少,但貸款呈現較快的增長勢頭,金融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顯著加強。1-3月,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 333.58億元,比1-2月新增16.6億元,與年初基本持平。金融機構存款變化主要是個人存款增加較多,儲蓄存款是主因,本月底個人存款247.42億元,比1-2月新增15.1億元;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38.54億元,比1-2月新增12.26億元,比年初增長12%,增幅高于去年同期9.3個百分點。金融機構貸款增加,說明貨幣市場加大對實體經濟增長的支持,金融驅動經濟增長的動力進一步增強。 三、需要關注的問題 1、整體消費市場有所下滑。一季度,全縣第三產業增幅為11.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幅只有5.8%和5%。這兩個行業增長不快,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全縣第三產業的加快發展。分析下滑原因,主要有:一是,中央改進作風的中央八項規定對一些中高檔餐飲業影響較大;二是,個別企業因管理問題,出現效益下滑;三是,行業競爭加劇,企業市場份額減少。 2、外貿出口負增長。1-2月,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均為負增長。其中,進口總額負增長12.7%;出口總額負增長11.8%。 3、電子信息產業負增長。1-3月,全縣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8.31億元,負增長24.5%。電子信息產業與去年同期超過20%以上的高速增長對比,出現較大的下滑,主要是受富士康集團旗下安品達(惠州)有限公司訂單減少的影響。
撰稿:余日光 李春紅 二○ |
積聚新動力 構筑新優勢 - 一季度博羅經濟運行情況分析來源:博羅縣統計局 發布時間:2013-08-13 查看次數:2 今年以來,全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以人為本、生態優先、文化引領”的發展思路,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季度,全縣經濟實現穩步發展,主要體現為“四個平穩增長和四個動力增強”:經濟運行平穩增長,經濟發展動力增強;規模以上工業平穩增長,工業后勁發展動力增強;投資、消費平穩增長,經濟自主增長動力增強;信貸市場平穩增長,金融驅動力增強。 一、基本情況 1、地區生產總值86.4億元,增長12%,增幅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61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5.86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增加值29.92億元,增長11.7%。三大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14.7:50.8:34.5調整為12.3:53.1:34.6。 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65億元,增長15.3%,增幅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32.04億元,增長21.3%,增幅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21億元,增長10.2%,增幅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 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8億元,增長29.3%,增幅同比下降15.9個百分點。 6、國稅收入3.77億元,增長22.3%,增幅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 7、地稅收入5.18億元,增長34.5%,增幅同比提高16.2個百分點。 8、商品房銷售面積17.04萬平方米,增長49.2%,增幅同比提高50.8個百分點。 9、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333.58億元,比年初下降0.8%;貸款余額138.54億元,比年初增長12.0%,增幅同比提高9.3個百分點。 10、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2月)0.17億美元,增長0.3%,增幅同比下降19.3個百分點。 11、外貿出口總額(1-2月)3.26億美元,下降11.8%,增幅同比下降65.5個百分點。 12、旅游綜合收入1.74億元,增長38.2%,增幅同比下降5.2個百分點。 13、全縣用電量9.4億千瓦時,增長4.9%,增幅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7.37億千瓦時,增長3.5%,增幅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 二、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一)經濟運行平穩增長 經濟發展動力增強 一季度,全縣實現GDP86.4億元,增長12%,經濟增長屬于平穩運行區間。從增長速度看,分別比去年同期(12.5%)和2012年(13.7%)下降了0.5個和1.7個百分點,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有所回落,但當前全縣經濟的總體運行態勢良好,經濟發展動力持續增強。主要體現在:一是工業投資高速增長。一季度,全縣完成工業投資12.44億元,增長89.6%,增幅全市第一,工業投資大幅增長為全年工業增長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二是工業用電量呈較快增長勢頭。工業用電是經濟增長的風向標,與工業增長存在密切的正相關關系,年初以來,全縣工業用電量呈現了較快的增長勢頭。1-2月,全縣工業用電量呈兩位數增長,1-3月雖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0.6個百分點,高于2012年2個百分點;三是貸款增幅全市第一。1-3月,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38.54億元,比年初增長12%,增幅全市第一,貸款增加表明經濟加快發展具有動力支持。 (二)規模以上工業平穩增長 工業后勁發展動力增強 一季度,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65億元,增長15.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平穩增長,主要體現在:一是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最快,增速達24%;二是分行業看,28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3個行業增加值同比正增長,5個負增長。其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長最快,增速高達453%,其次是金屬制造業增長81.8%;三是分地區看,博東9鎮最高的是觀音閣鎮,增長27.7%;博西8鎮增速均高于全縣平均水平以上,最高的是龍華鎮,增長30.4%;四是分產品看,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有11種產品同比增長,增長最快的是塑料制品業,為929.3%。 從工業運行后勁和質量看,全縣完成工業投資12.44億元,增長89.6%,增幅全市第一,工業增長后勁足; 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1.73億元,增長25.4%,由上年年底虧損轉為盈利,增幅比2012年提高46.1個百分點。 (三)投資消費平穩增長 經濟自主增長動力增強 從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運行情況看,全縣經濟自主增長的動力在增強。從投資來看,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當月累計增速連續6個月穩定在20%左右,最高的為今年1-3月,投資額為32.04億元,增長21.3%。分析增長原因,主要是工業投資增長的拉動,一季度工業投資對整體投資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率分別高達104.6 和22.2個百分點。 從消費來看,今年以來,中央改進作風的中央八項規定以及反對鋪張浪費、遏制公款消費的常態化,餐飲行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全縣消費市場仍保持了穩定的增長,1-3月,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0.21億元,增長10.2%。 從出口來看,1-2月,全縣進出口總額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進口額為1.44億元,下降12.7%;出口額為3.26億元,下降11.8%。從這三組數據可以看出,在外需疲軟的不利情況下,投資和消費的平穩較快增長,是支撐全縣經濟實現平穩發展的重要保障,也充分說明了全縣經濟自主增長動力進一步增強。 (四)信貸市場平穩增長 金融驅動力增強 年初以來,全縣信貸市場平穩發展,其中,存款有所減少,但貸款呈現較快的增長勢頭,金融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顯著加強。1-3月,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 333.58億元,比1-2月新增16.6億元,與年初基本持平。金融機構存款變化主要是個人存款增加較多,儲蓄存款是主因,本月底個人存款247.42億元,比1-2月新增15.1億元;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38.54億元,比1-2月新增12.26億元,比年初增長12%,增幅高于去年同期9.3個百分點。金融機構貸款增加,說明貨幣市場加大對實體經濟增長的支持,金融驅動經濟增長的動力進一步增強。 三、需要關注的問題 1、整體消費市場有所下滑。一季度,全縣第三產業增幅為11.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幅只有5.8%和5%。這兩個行業增長不快,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全縣第三產業的加快發展。分析下滑原因,主要有:一是,中央改進作風的中央八項規定對一些中高檔餐飲業影響較大;二是,個別企業因管理問題,出現效益下滑;三是,行業競爭加劇,企業市場份額減少。 2、外貿出口負增長。1-2月,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均為負增長。其中,進口總額負增長12.7%;出口總額負增長11.8%。 3、電子信息產業負增長。1-3月,全縣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8.31億元,負增長24.5%。電子信息產業與去年同期超過20%以上的高速增長對比,出現較大的下滑,主要是受富士康集團旗下安品達(惠州)有限公司訂單減少的影響。
撰稿:余日光 李春紅 二○ |
今年以來,全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以人為本、生態優先、文化引領”的發展思路,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季度,全縣經濟實現穩步發展,主要體現為“四個平穩增長和四個動力增強”:經濟運行平穩增長,經濟發展動力增強;規模以上工業平穩增長,工業后勁發展動力增強;投資、消費平穩增長,經濟自主增長動力增強;信貸市場平穩增長,金融驅動力增強。
一、基本情況
1、地區生產總值86.4億元,增長12%,增幅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61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5.86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增加值29.92億元,增長11.7%。三大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14.7:50.8:34.5調整為12.3:53.1:34.6。
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65億元,增長15.3%,增幅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32.04億元,增長21.3%,增幅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21億元,增長10.2%,增幅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
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8億元,增長29.3%,增幅同比下降15.9個百分點。
6、國稅收入3.77億元,增長22.3%,增幅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
7、地稅收入5.18億元,增長34.5%,增幅同比提高16.2個百分點。
8、商品房銷售面積17.04萬平方米,增長49.2%,增幅同比提高50.8個百分點。
9、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333.58億元,比年初下降0.8%;貸款余額138.54億元,比年初增長12.0%,增幅同比提高9.3個百分點。
10、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2月)0.17億美元,增長0.3%,增幅同比下降19.3個百分點。
11、外貿出口總額(1-2月)3.26億美元,下降11.8%,增幅同比下降65.5個百分點。
12、旅游綜合收入1.74億元,增長38.2%,增幅同比下降5.2個百分點。
13、全縣用電量9.4億千瓦時,增長4.9%,增幅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7.37億千瓦時,增長3.5%,增幅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
二、經濟運行主要特點
(一)經濟運行平穩增長 經濟發展動力增強
一季度,全縣實現GDP86.4億元,增長12%,經濟增長屬于平穩運行區間。從增長速度看,分別比去年同期(12.5%)和2012年(13.7%)下降了0.5個和1.7個百分點,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有所回落,但當前全縣經濟的總體運行態勢良好,經濟發展動力持續增強。主要體現在:一是工業投資高速增長。一季度,全縣完成工業投資12.44億元,增長89.6%,增幅全市第一,工業投資大幅增長為全年工業增長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二是工業用電量呈較快增長勢頭。工業用電是經濟增長的風向標,與工業增長存在密切的正相關關系,年初以來,全縣工業用電量呈現了較快的增長勢頭。1-2月,全縣工業用電量呈兩位數增長,1-3月雖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去年同期0.6個百分點,高于2012年2個百分點;三是貸款增幅全市第一。1-3月,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38.54億元,比年初增長12%,增幅全市第一,貸款增加表明經濟加快發展具有動力支持。
(二)規模以上工業平穩增長 工業后勁發展動力增強
一季度,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65億元,增長15.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平穩增長,主要體現在:一是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最快,增速達24%;二是分行業看,28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3個行業增加值同比正增長,5個負增長。其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長最快,增速高達453%,其次是金屬制造業增長81.8%;三是分地區看,博東9鎮最高的是觀音閣鎮,增長27.7%;博西8鎮增速均高于全縣平均水平以上,最高的是龍華鎮,增長30.4%;四是分產品看,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有11種產品同比增長,增長最快的是塑料制品業,為929.3%。
從工業運行后勁和質量看,全縣完成工業投資12.44億元,增長89.6%,增幅全市第一,工業增長后勁足; 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1.73億元,增長25.4%,由上年年底虧損轉為盈利,增幅比2012年提高46.1個百分點。
(三)投資消費平穩增長 經濟自主增長動力增強
從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運行情況看,全縣經濟自主增長的動力在增強。從投資來看,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當月累計增速連續6個月穩定在20%左右,最高的為今年1-3月,投資額為32.04億元,增長21.3%。分析增長原因,主要是工業投資增長的拉動,一季度工業投資對整體投資增長的貢獻率和拉動率分別高達104.6 和22.2個百分點。
從消費來看,今年以來,中央改進作風的中央八項規定以及反對鋪張浪費、遏制公款消費的常態化,餐飲行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全縣消費市場仍保持了穩定的增長,1-3月,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0.21億元,增長10.2%。
從出口來看,1-2月,全縣進出口總額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進口額為1.44億元,下降12.7%;出口額為3.26億元,下降11.8%。從這三組數據可以看出,在外需疲軟的不利情況下,投資和消費的平穩較快增長,是支撐全縣經濟實現平穩發展的重要保障,也充分說明了全縣經濟自主增長動力進一步增強。
(四)信貸市場平穩增長 金融驅動力增強
年初以來,全縣信貸市場平穩發展,其中,存款有所減少,但貸款呈現較快的增長勢頭,金融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顯著加強。1-3月,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 333.58億元,比1-2月新增16.6億元,與年初基本持平。金融機構存款變化主要是個人存款增加較多,儲蓄存款是主因,本月底個人存款247.42億元,比1-2月新增15.1億元;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138.54億元,比1-2月新增12.26億元,比年初增長12%,增幅高于去年同期9.3個百分點。金融機構貸款增加,說明貨幣市場加大對實體經濟增長的支持,金融驅動經濟增長的動力進一步增強。
三、需要關注的問題
1、整體消費市場有所下滑。一季度,全縣第三產業增幅為11.7%,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幅只有5.8%和5%。這兩個行業增長不快,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全縣第三產業的加快發展。分析下滑原因,主要有:一是,中央改進作風的中央八項規定對一些中高檔餐飲業影響較大;二是,個別企業因管理問題,出現效益下滑;三是,行業競爭加劇,企業市場份額減少。
2、外貿出口負增長。1-2月,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均為負增長。其中,進口總額負增長12.7%;出口總額負增長11.8%。
3、電子信息產業負增長。1-3月,全縣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增加值8.31億元,負增長24.5%。電子信息產業與去年同期超過20%以上的高速增長對比,出現較大的下滑,主要是受富士康集團旗下安品達(惠州)有限公司訂單減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