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到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同時,全市提出了力爭到2017年實現“兩個翻番”,提前三年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奮斗目標。本文根據近年來博羅經濟社會發展歷程,結合當前全縣經濟發展特點,參照全市奮斗目標,對博羅提前三年實現“兩個翻番”進行可行性分析。測算情況為:2013-2017年,博羅GDP年均增長速度在8.6%以上,可以實現目標;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因沒有城鎮居民收入調查項目,用“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指標代替進行分析)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0.2%和9.4%以上,可以實現目標(增長速度均為扣除價格變動的實際增長)。
一、“兩個翻番”速度測算
(一)GDP總量翻一番速度測算。
2010年博羅GDP總量為294.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到2017年翻一番則為679億元,年均增速要在10.4%以上。2011年全縣GDP增速為16.2%,2012年增速為13.7%,由于前兩年增速均高于10.4%,據此測算若要在2017年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未來5年全縣GDP的年均增速需保持在8.6%以上(見表1)。
(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速度測算。
2010年博羅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690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929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到2017年翻一番則分別為65008元和21571元,年均增速均為10.4%以上。按可比價格計算,2011年博羅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收入增長10.4%、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9%;2012年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收入增長11.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9%??鄢皟赡暌褜崿F的增速測算,未來5年全縣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收入按可比價格計算的年均增速至少要10.2%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按可比價格計算的年均增速至少要9.4%以上,才能在2017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見表1)。
表1:GDP、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以及農民人均純收入翻番測算表
年份 | 2010 | 2011 | 2012 | 2017年絕對值 | 2013-2017年年均增長 | ||
絕對值 | 增長 | 絕對值 | 增長 | ||||
GDP(億元) | 294.82 | 347.55 | 16.2 | 400.28 | 13.7 | 679 | 8.6 |
農民人均純收入(元) | 8929 | 10671 | 13.9 | 12269 | 11.9 | 21571 | 9.4 |
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元) | 26902 | 31162 | 10.4 | 35743 | 11.6 | 65008 | 10.2 |
表1說明: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幅均為扣除價格變動的實際增長;2013-2017年我們預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年均漲幅為2.3%;2012年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二、可行性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到2017年,按現價計算的GDP、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分別比2010增長1.3倍、1.4倍和1.4倍,因此可以看出,“兩個收入”倍增是實實在在的倍增,是貨真價實的倍增,而不是簡單的乘2倍增。
(一)經濟總量翻番可行性分析。
根據“表1”的測算,未來5年全縣GDP年均增速至少保持在8.6%以上方能實現到2017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從全縣發展歷程看,“十五”、“十一五”全縣GDP年均增速分別為12.8%、15.1%,2011年、2012年的增速分別為16.2%、13.7%,分別比測算速度高4.2、6.5、7.6、5.1個百分點,“十五”以來的年均增速高于翻番所需增速,因此到2017年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是可行的。
從發展后勁看,近五年來,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平均增速為25.9%,2013年一季度的增幅也高達21.3%。在重大項目建設方面,中興通訊、富士康二期、欣旺達、龍溪電子科技產業群以及石灣汽車產業園等大項目建設得到不斷推進,其中,中興通訊將在今年下半年投產運行,預計實現產值40億元左右。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較快增長,以及重大項目建設的扎實穩步推進,為全縣經濟增長提供了保障,為2017年實現GDP翻番奠定了基礎。
(二)城鄉居民收入翻番可行性分析。
根據“表1”的測算,未來5年全縣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速至少保持在10.2%和9.4%以上方能實現到2017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
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收入方面,“十五”、“十一五”全縣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收入名義增長分別為11.3%、14.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為10.6%、11.7%;2011年、2012年(初步統計數)的名義增長分別為15.8%、14.7%,實際增長為10.4%、11.6%。以上四個時期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實際增長速度分別比測算速度(10.2%)高0.4、1.5、0.2、1.4個百分點。從發展歷程看,到2017年實現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是可行的。
從全縣發展實際看,全縣積極貫徹落實2010年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提高縣城環衛一線工人工資待遇、建立教師津貼補貼與財政收入增長適當掛鉤機制,力爭津貼補貼每年持續增長的政策措施。從這個角度看,到2017年職工工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也是有保障的。
農民人均純收入方面,“十五”、“十一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名義增長分別為5.3%、14.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為4.7%、11.6%;2011年、2012年的名義增長分別為19.5%、15%,實際增長為13.9%、11.9%。除“十五”期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速較低外,“十一五”和2011、2012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實際增速快于測算速度(9.4%)2.1、4.5、2.5個百分點。雖然2012年出現回落,但仍高于翻番所需增速。因此到2017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是可行的。
從實際發展情況看。博羅在2009年就制訂出臺了《博羅縣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增收工作制度》,對基層農村輸送勞動力到縣內企業務工和企業招收本縣農村勞動力給予獎勵和優惠扶持政策,并且,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納入每年鄉鎮黨政正職考核體系中。通過加大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工作,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從而達到農民增收。從近幾年來,農民工資性收入占純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就充分證明了,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是確保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保障。因此,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017年翻番是有基礎的,也是有保障的。
三、實現“兩個翻番”的對策建議
(一)促進經濟平穩協調發展,筑牢實現“兩個翻番”的基礎條件。一是增強經濟自主增長能力。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和壯大民營經濟,提高民營經濟占全縣經濟總量的比重,推進中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融資平臺建設;另一方面,千方百計提高城鄉居民收入,農村居民收入方面,不斷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工作,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城鎮居民方面,繼續實施職工收入與經濟增長聯動機制。通過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刺激本地區消費的增長,從而達到拉動經濟增長。二是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加大招商引資,堅持“四項指標、一個帶動”標準,加大引進世界500強企業、跨國集團、大型央企等核心項目,增強經濟發展后勁;三是增強經濟創新力。著力打造博羅高端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博東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羅浮山幸福導向型產業集聚區等“三個集聚區”,提升產業規模和質量,增強經濟創新能力。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確保實現“兩個翻番”的制度保障。一是促進收入分配制度公平規范。繼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的問題。二是加快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機制。在農村要以提高農村居民社會保障水平為重點,建立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內容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強對企業務工的農民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基本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三是促進區域聯動發展。全力推進“三區、兩帶[1]”建設,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三)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實現“兩個翻番”的質量和水平。一是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深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全面提升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二是加強制度機制建設。不斷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健全民生投入保障機制,加快完善民生工作落實、考核和評價機制。三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繼續深入開展“平安博羅建設”,開展平安鎮、平安村(居)、平安企業、平安校園、平安醫院、平安家庭等創建活動,推動城鄉平安創建活動全覆蓋。
撰稿:鄧燕鋒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