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換擋不失速 經濟總量實現新突破
2014年,面對國內經濟“三期疊加”的新常態,全縣上下認真踐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珠三角地區“九年大跨越”戰略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盡快進入珠三角第二梯隊目標的決定,加快推進城鄉統籌、區域協調和就業促進等工程建設進程,全縣經濟運行穩中趨升。GDP突破500億元,增長14.1%,增幅全市第三位,連續7年進入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發展力排第二位,人均GDP繼續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經濟轉型升級壓力加大以及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等問題不容忽視。展望2015年,全縣經濟發展仍將以工業拉動為主,速度保持穩中有進仍是發展的主基調。
一、基本情況
1、經市統計局核定,地區生產總值501.05億元,增長14.1%,增幅比去年提高1.6個百分點。
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5.1億元,增長24.4%,增幅比去年提高6.9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230.4億元,增長23%,增幅比去年下降2.7個百分點。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97億元,增長10.5%,增幅比去年下降1.7個百分點。
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92億元,增長24.1%,增幅比去年提高0.1個百分點。
6、國稅收入25.59億元,增長11.5%,增幅比去年下降6.7個百分點。
7、地稅收入24.86億元,增長9.8%,增幅比去年下降16.9個百分點。
8、商品房銷售面積137.35萬平方米,下降7.1%,增幅比去年下降43.1個百分點。
9、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12月末)405.74億元,比年初增長5.1%,增幅比去年回落9.7個百分點;貸款余額(12月末)203.91億元,比年初增長25.1%,增幅比去年回落6.6個百分點。
10、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3.33億美元,增長5.4%,增幅比去年回落2.9個百分點。
11、外貿出口總額(1-11月)20.47億美元,增長0.6%,增幅比去年回落0.6個百分點。
12、全縣用電量52.83億千瓦時,增長11.2%,增幅比去年提高7.1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38.87億千瓦時,增長9.7%,增幅比去年提高6.2個百分點。
二、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一)穩增長顯成效,經濟增長和就業雙雙提高
1、GDP增幅穩中趨升。2014年,全縣GDP完成501.05億元,增長14.1%,快于全市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增幅與三季度持平,比上半年、一季度分別提高1.5個和2.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43.76億元、275.53億元和181.75億元,分別增長4.9%、21.1%和5.3%,三大產業結構為8.7:55:36.3,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8%、83.7%和13.5%,分別拉動GDP增長0.4個、11.8個和1.9個百分點。
2、就業形勢向好。2014年,全縣通過舉辦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現場招聘會、便民扶貧送崗位現場招聘會、校企洽談對接會、勞動力市場及大中專技校專場招聘會等各類招聘會,幫助企業緩解缺工問題。全年共舉辦各類現場招聘會97場,轉移農村勞動力0.31萬人,新增就業人員1.35萬人;新增就業崗位1.56萬個,其中新增公益性崗位415個。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39%,與上年基本持平。
(二)從三大產業看,農業平穩增長,工業穩中有升,服務業略降
1、農業生產形勢穩定。2014年,受天氣晴好、雨水充沛有度、病蟲害少等自然條件影響,全縣農業生產形勢良好,農業產值保持穩定增長,主要農產品產量略增。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71.81億元,增長4.8%,增幅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別提高0.1個、0.4個和0.7個百分點。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7.08萬畝,產量16.12萬噸,增長7.1%;油料作物10.3萬畝,產量1.7萬噸,增長1.4%。畜牧業出欄量平穩增長,生豬出欄量、家禽出欄量分別增長2.8%和4.4%;豬肉產量、牛肉產量和家禽肉產量分別增長4%、4%和4.4%;禽蛋產品產量增長13.9%。
2、工業生產低開高走,民營工業增長加快。今年2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延續上年低位增長的走勢,僅增長12.2%;3-4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直線上升,4月增幅(24.8%)達全年最高水平,其余月份增幅雖然比4月有所回落,但均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長水平。截止12月,全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5.1億元,增長24.4%,增幅比去年提高6.9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別提高1個、4.3個和4.8個百分點。值得關注的是,紡織服裝等傳統行業的生產和電子信息行業生產速度均在加快。紡織服裝、服飾業增長52%,增速高于去年13.2個百分點,表明居民消費比較旺盛;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4.7%,增幅比上年提高21.4個百分點。
2014年,規上民營工業增長逐步加快。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規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2%、2.5%和11.9%,增速在三季度大幅提升,全年增速進一步提高,達14.8%。
3、服務業穩中略降,金融業增長成為亮點。2014年上半年,全縣第三產業增速較為平穩,第一季度、上半年增加值分別增長8.7%和8.2%;前三季度增速略有下降,為6.8%,全年增速繼續下調,降至5.3%。全年全縣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1.75億元。其中,金融業增長最快,住宿和餐飲業及其他服務業增速回升。金融業完成增加值10.69億元,增長16.2%,增幅比去年提高1.1個百分點;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9.2億元,增長2.8%,增幅比前三季度和去年均提高0.7個百分點;營利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7.05億元,增長6.8%,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非營利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2.27億元,增長4.6%,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3個百分點。
(三)從三大需求看,投資略升,消費回落,出口好轉
1、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波動中回升。2014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在20%上下波動不定,2月僅增長18%,3月回調至21.3%,4月重新回落至19%,5-8月回到20%以上的水平,但9月又下降至17.7%,10-12月逐步回調,截止12月,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30.4億元,增長23%,增幅達全年最高水平,比去年回落2.7個百分點。
2、社會消費零售總額略有下降。2014年前八個月,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逐月加快,8月增幅達11.8%,9月以后增速逐步回落,12月增速為10.5%,分別比8月和上年回落1.3個和1.7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增長10.9%,鄉村增長7.4%。住宿、餐飲業經營持續低迷。全年住宿業、餐飲業分別實現零售額0.89億元和8.68億元,分別增長10.7%和8.2%,增幅與去年相比,分別回落6.8個和7.4個百分點。
3、外貿出口形勢向好,結構優化。今年前五個月,全縣出口一直處于負增長水平,6月增幅首次回正,7、8月重回負增長水平,9月再度回正,截止11月,全縣出口實現億美元,增長0.2%,連續三個月實現增長,形勢持續好轉。出口形勢向好主要源于一般貿易出口態勢逐漸轉好。今年以來,一般貿易出口增長態勢良好。1月,一般貿易出口增長19%,2月增幅雖降至個位數,但3月迅速恢復到10%以上的水平,6月增幅達全年最高水平,為31.5%,此后下半年增幅一直保持在12%以上。截止11月,全縣一般貿易出口6.33億美元,增長13.1%,高于整體出口12.5個百分點,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0.8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出口占外貿出口總額比重為30.9%,比上年同期提高8.8個百分點,表明全縣對外貿易自主發展能力得到提高,出口貿易結構優化調整。
三、經濟結構調整持續推進
(一)投資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技術改造投資迅猛增長
今年以來,全縣繼續深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內涵式投資顯現。投資結構繼續調整。2014年,全縣技術改造投資21.64億元,增長67.7%,其中內源性經濟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33.5%,內資企業技術改造熱情高漲。從行業看,工業技術改造投資15.42億元,大幅增長43.5%,占工業投資的19%,比重比去年提高2.4個百分點。工業技術改造投資主要集中在信息化應用與融合、工藝裝備改進、節能減排等重點領域,電子信息、電氣機械及專用設備、裝備工業、六大高耗能工業技術改造分別增長38.2%、66.8%、38.5%和813.7%。傳統優勢工業紡織及服裝業技術改造投資3.05億元,大幅增長298.6%。
(二)區域結構向博東、博中片區調整
經濟區域結構方面,博東、博中鄉鎮經濟增長態勢好于博西片區。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縣平均水平的11個鄉鎮中,有5個鄉鎮屬博東片區,2個鄉鎮屬博中片區,占比重63.6%。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縣平均水平的鄉鎮有11個,其中有4個鄉鎮屬博東片區,4個鄉鎮屬博中片區,占比重72.7%。其中,楊村、麻陂、長寧和湖鎮等鄉鎮兩項指標增速均超全縣平均水平。
人才結構方面,人才分配調整向博東、博中傾斜。2014年,全縣建立健全了東西部鄉鎮結對幫扶工作機制,遴選18名年輕干部參加“雙向交流”及掛職鍛煉活動,讓干部將發達鎮發展管理理念帶到欠發達鎮,同時讓“后進鎮”領導干部有更多學習先進經驗的機會,以人才交流的形式促進各鄉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四、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保持向好
(一)財政收入平穩增長
2014年,全縣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92億元,增長24.1%,增幅比去年提高0.1個百分點。主要非稅收入加快增長的拉動。全年完成非稅收入11.58億元,占比34.1%,比去年提高7.1個百分點;增長55.9%,增幅比去年大幅提高39.1個百分點。財政支出保持穩定,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1.64億元,增長21.9%,增幅比去年提高3.8個百分點。其中,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民生支出完成20.42億元,增長19.4%,占預算支出比重39.5%,比重比去年下降1.8個百分點。
(二)企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經濟效率提升
2014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1]達19.8萬元/人·年,比上年(15.1萬元/人·年)提高31%,高于2013年全省(18.2萬元/人·年)和全市(19.7萬元/人·年)規上工業平均水平。企業生產效率提高的同時,虧損面減少。截止12月,全縣規上工業虧損企業個數73個,下降26.3%;虧損企業虧損額2.35億元,下降45%,表明全縣工業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增強,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勞動者收入提高,勞動者報酬的提高有利于企業吸引優秀人才,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攀升,存貸率提高
隨著全縣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全縣居民收入和儲蓄存款逐年攀升,貸款也隨之適度較快增長。2014年末,全縣城鄉居民儲蓄人民幣存款余額達290.33億元,比去年增加19.15億元,增長7.1%。居民儲蓄存款增加,表明居民手中富余的錢增多,預示未來的消費能力可能提高。存貸率為50.3%,比去年大幅提高8個百分點,其中,中長期貸款167.79億元,比去年增加30.49億元,增長22.2%,表明中長期實體經濟資金面較為充裕。在2013年新引進平安銀行落戶博羅基礎上,2014年全縣再新增一家私營銀行,金融機構隊伍的逐漸發展壯大,為全縣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五、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
雖然全縣全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進,但經濟運行的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主要困難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業發展的高級化程度不夠,產業結構需進一步調整優化
一是三產比重下降。2014年,全縣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8.7:55:36.3,服務業比重比去年下降1.7個百分點。二是工業結構轉型升級效果尚未充分體現。2014年,全縣工業注重發展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工業結構向高級化發展,但是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轉型升級效果還未充分體現。2014年,受安品達等大企業負增長影響,全縣規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5.3%,比去年下降2.4個百分點;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5.8%,比去年下降1.8個百分點。
(二)房地產市場波動不定短期內對宏觀經濟產生一定壓力
受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及市生態園選址等多種因素影響,今年7月,全縣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開始呈現負增長態勢,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調;9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開始轉負。此后,房地產開發及銷售持續下降。截止12月,全縣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74.67億元,下降8.8%,比去年大幅回落54.9個百分點;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下降7.1%和4.9%,增幅比去年分別回落43.1個和42.2個百分點。全年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32.04億元,增長4.3%,增幅比去年大幅回落10.3個百分點。房地產業產業鏈長,房地產開發投資及商品房銷售負增長對經濟增長影響較大。目前房地產市場觀望情緒仍較濃厚,預計下一年房地產銷售會有所改觀,但房地產市場形勢錯綜復雜,也不宜過于樂觀。
(三)消費市場趨于平淡
2014年,全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97億元,僅增長10.5%,增幅比去年回落1.7個百分點。一是對比基數高。2013年10月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快速增長,基數較大,2014年10月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同比出現明顯回落。二是石油制品類銷售大幅下降。占零售額比重較大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BP等企業的石油制品零售額,受油品價格下降及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全年零售總額合計27.4億元,僅增長8.7%。三是住餐業消費增長明顯放緩。全縣36家限上住餐企業中,有14家企業營業額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累計下降30.4%。四是電子商務沖擊實體經營,傳統實體經營持續受到沖擊。
六、對2015年經濟走勢的預判及工作建議
2014年,經濟發展環境錯綜復雜,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并存,經濟既有增長動力,又有不確定性因素和下行壓力,但總體而言經濟穩定向好的基礎仍在。隨著全縣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以及信息消費、物流、旅游休閑、保健服務等新業態的迅速發展,2015年經濟發展仍有充分的潛力,供需將保持穩定增長,全縣經濟將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