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縣經濟增速雖有所回落,但經濟運行基本面保持穩定,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一、基本情況
1.經市統計局核定,地區生產總值164.02億元,增長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5個百分點。
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6個百分點。
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8個百分點。
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14億元,增長11.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7個百分點。
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38億元,增長17.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3個百分點。
6.國稅收入12.47億元,增長25.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3.1個百分點。
7.地稅收入7.22億元,增長57.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0.8個百分點。
8.商品房銷售面積31.21萬平方米,增長10.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5.8個百分點。
9.3月末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611.46億元,增長16.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貸款余額392.36億元,增長22.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4.1個百分點。
10.1-2月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0.13億美元,下降6.7%,比去年同期回落80.6個百分點。
11.全縣用電量14.12億千瓦時,增長16.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7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10.16億千瓦時,增長14.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
二、全縣經濟總體運行情況
一季度,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64.02億元,增長7%。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增長3.6%、7.3%和7.1%。
(一)生產供給基本平穩
1.農業發展平穩
今年以來,全縣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農業經濟運行總體上呈現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一季度,全縣完成農業產值23.25億元,增長3.5%,增幅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和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分別增長4.1%、0.9%、1.5%、4.5%和4.8%。畜牧業產品產量供應充足,滿足了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消費需求。全縣豬肉產量1.19萬噸,下降0.9%;牛肉產量175噸,增長4.8%;羊肉產量54噸,增長5.9%;禽肉產量6033噸,增長6.9%;禽蛋產量707噸,增長5.7%。
2.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今年以來,全縣繼續積極推動制造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經濟總體上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一季度,全縣規上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7.5%,增速較1-2月回升1.4個百分點。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前十的重點行業增加值 “六升四降”,合計占規上工業的75.4%,對規上工業增速的貢獻達78.2%,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個百分點。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21.6%;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家具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1.8%和11.7%。中型企業支撐力有所增強。一季度,規上中型企業實現增加值增長9.2%,高于整體規上工業1.7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達36.5%,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7個百分點。
3.服務業發展總體平穩
一季度,服務業的平穩發展對沖工業經濟下行壓力,促進了經濟平穩增長。一季度,全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63.77億元,增長7.1%,增幅比去年全年加快2.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提升,達36.5%,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2.5個百分點,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工業增速放緩帶來的壓力,使經濟增速換擋而不失速。
(二)需求平穩增長
1.消費市場發展平穩
一季度,在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消費信心不斷改善的環境下,全縣消費品市場銷售較快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1.14億元,增長11.6%,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10.31億元,增長14.5%。石油及制品類相關商品零售增長較快。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石油類商品零售增長較快,實現零售額5.8億元,增長15%,拉動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增長8.4個百分點。
2.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今年以來,全縣把“抓項目、擴投資”作為全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充分發揮基礎設施投資和重大項目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轉型升級中的關鍵作用,積極應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等因素,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3%,增幅比1-2月加快2.8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8.2%,拉動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個百分點。項目投資中,外源性項目投資力度加大。一季度,全縣項目投資中,外源性經濟投資增長28.2%,快于項目投資增速15.5個百分點,占項目投資的10.4%,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
三、經濟運行中的亮點
一季度,全縣經濟增速雖有回落,但經濟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經濟運行中的亮點凸顯,為全年經濟平穩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產業結構優化,部分現代服務行業發展迅猛
今年一季度,全縣GDP中,三大產業結構為:8.8:52.3:38.9,與去年同期的8.4:54.6:37相比,第一產業、第三產業比重分別提高了0.4個和1.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下降了2.3個百分點,服務業比重明顯上升,拉動經濟作用增強。其中,部分現代服務行業發展迅猛,支撐全縣第三產業健康運行。
1.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快速增長。隨著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新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縣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快速增長。一季度,全縣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6.8%。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第三產業發展。
2.房地產業加快增長。一季度,全縣房地產業增長較快。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增長10.3%和42.5%,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別提高25.8個和27.7個百分點。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10.92億元,增長12.3%,增幅同比提高9.7個百分點。
3.金融業發展迅速。一季度,全縣金融業增加值4.81億元,增長17.3%,增速同比提高1.2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提速主要是由人民幣存款余額增速提高引起。一季度,全縣人民幣存款余額增長16.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比上年末提高2.5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22.9%,增速比上年末提高2.1個百分點。
(二)投資結構優化,服務業投資比重明顯提高
一季度,全縣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7.6%,快于全縣固定資產投資10.3個百分點;占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56.8%,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7.8個百分點。剔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后的服務業投資增長26.9%,增幅同比提高9.7個百分點;占項目投資比重達36.1%,比重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住宿和餐飲業投資增長34.6%;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23.8%;交通、教育等行業投資實現翻倍增長。
(三)私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比重有所上升
近年來,全縣私營經濟主體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穩步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縱深發展。全面實施“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新力,進一步降低了私營經濟市場主體準入門檻,實現了市場主體注冊便利化,進一步優化了發展環境,對推動私營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一季度,全縣規上工業中私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分別實現增加值增長13%和13.4%,分別快于整體規上工業5.5個和5.9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15.4%和42.1%,比重同比分別提高0.6個和0.7個百分點。一季度全縣新增私營企業967家,同比增加271家,增長38.9%;其中新增服務業企業530家,同比增加147家,增長38.4%。
(四)財政收入較快增長,稅收占比提高
一季度,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38億元,增長17.5%。其中,稅收收入7.03億元,增長35.6%,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61.8%,比重同比提高8.3個百分點。稅收收入中,增值稅增長28%,企業所得稅增長51.2%,個人所得稅增長40.1%。
四、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季度,全縣經濟運行基本面保持穩定,但經濟增長速度出現回落,經濟運行中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
(一)工業增速同比下降
受傳統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緩慢、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多重因素影響,一季度,全縣工業增速同比回落5.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的回落直接帶動第二產業增速下滑,進而影響全縣經濟的穩步增長。
(二)消費市場動力有待加強
從批發業商品銷售額、零售業商品銷售額指標增速來看,批發業商品銷售額與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均呈現出增速同比回落發展態勢,分別回落18.6個和1個百分點。全縣消費品市場過于依賴石油及其制品類商品,缺乏新的具有較強帶動力的消費熱點。加之市場競爭激烈,許多商貿企業微利經營,同時傳統的實體經營受到網購及電商平臺的沖擊,使得企業后續發展缺乏動力。
主要經濟指標走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