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音閣鎮楊村村,一場由縣發改局主導的黨建引領產業幫扶行動,正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通過精準施策培育的特色產業,不僅讓村民嘗到了增收的甜頭,更為村莊發展埋下了“長效伏筆”。
此前,針對楊村村產業基礎薄弱、村民增收渠道單一的難題,縣發改局黨員干部多次深入田間地頭調研,結合村莊土壤條件、區位優勢和村民意愿,錨定“特色農業+鄉村旅游”方向,量身定制幫扶計劃。從拿出1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啟動產業項目,到全程指導17畝特色觀賞基地的選址規劃、播種養護,黨員干部全程跟進,確保幫扶舉措落地見效。
如今,這一產業幫扶項目已顯露出持續效益。今年花期期間,近萬人次游客走進楊村,30戶村民通過售賣農特產品、提供餐飲服務,戶均增收近700元,總增收超2萬元。“花海經濟”的輻射效應還在延續,鄉村旅游與農業的深度融合,讓楊村村的業態更豐富、名氣更響亮,村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也在穩步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這場幫扶始終堅持“黨建+文明實踐”融合創新,既通過機關黨建帶動鄉村發展,將組織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幫扶成果;又注重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引導大家從“被動等待”變為“主動參與”,實現了“產業發展—村民增收—鄉村文明”的良性循環,生動詮釋了“奉獻、互助、共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精神。
下來,縣發改局將把對楊村村的幫扶經驗延伸拓展,持續深化“黨建引領、精準施策、群眾參與”的工作模式,以更務實的舉措推動產業幫扶走深走實,讓鄉村振興的“紅利”惠及更多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