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宿庭院里沏茶聽風,在燈光足球場上奔跑傳球,跟著村民揉艾草、做艾條,體驗鄉野樂趣……這些生動鮮活的畫面,共同勾勒出長寧鎮祥崗村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圖景。近年來,祥崗村緊抓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下稱:引領區)建設機遇,主動盤活閑置資源、創新鄉村業態,構建起“可產可居”的鄉村發展新格局,讓游客在山水間尋覓鄉愁,讓村民在家門口共享振興成果。
近年來,祥崗村積極探索“民宿+”新業態,創特色、鑄精品、樹品牌,著力在“詩與遠方”中解鎖共富密碼。“自從最美旅游公路通車,路過詢問住宿的游客明顯多了,不少人特意拐進來看看。”美季幻境民宿負責人何劍欽指著200米開外最美旅游公路的方向,向記者講述著引領區建設帶來的變化。這家2022年9月開業的民宿,如今已是祥崗村民宿產業的“標桿”。
民宿內多棟主題別墅錯落嵌在綠意中,現代設計與自然意趣相融,配套了游泳池、兒童游樂設施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
事實上,美季幻境民宿的落地,是祥崗村盤活閑置資源的生動實踐。該項目由村民閑置老宅改造而成,公共區域用地由村委會免費提供,運營方需每年向村委繳納管理費。“原來村民的老宅租金很低,現在整體改造后,村民的年租金總和達15—16萬元,比原來翻了十倍多。”2025年以來游客量較去年增長5%—10%,客源覆蓋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城市,還吸引了不少潮汕、福建的游客搭乘高鐵前來。
民宿的發展,還帶動了本地村民就業。前臺工作人員黃秋玲是祥崗村人,她說:“我在這里上班,走路1—2分鐘就能到家,既能照顧老人、孩子,算上獎金,每個月能拿3000—5000元工資,比外出打工劃算多了。”目前,美季幻境已吸納3名本村村民從事后勤、綠化、客房服務等工作。
村景融合、業態創新,民宿產業的發展不僅成為市民與游客的“詩和遠方”,也為村莊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據祥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錦華介紹,全村已培育8家運營成熟的民宿、36家特色農家樂。其中,清水湖農莊以“客家文化”為特色,成為游客品嘗客家美食的首選地。“最美旅游公路通車后,游客從羅浮山景區下來,會特意過來購買土雞蛋、花生油、米酒等農副產品,現在很多農戶的土特產都供不應求。”村委會還通過向民宿、農家樂收取管理費,每年為村集體增收數萬元,用于基礎設施維護,形成“產業發展—集體增收—設施完善”的良性循環。目前,祥崗村民宿正從“單點經營”向“集群發展”邁進,計劃打造“祥崗民宿集群”,讓游客不僅能住下來,還能深度體驗鄉村生活。
“晚上在這里踢球,感覺空氣里都是負離子,比住在城里舒服多了!”剛結束友誼賽的曾偉兵對祥崗村的足球場贊不絕口。這座占地約3000平方米的足球場,是祥崗村利用閑置宅基地和空地打造的“生態體育地標”,也是目前長寧鎮唯一擁有專業燈光設施的鄉村足球場。
“建足球場,就是想給游客一個‘留下來的理由’。”劉錦華告訴記者,針對年輕游客的運動休閑需求,村子在2025年打造了足球場,既能填補鄉村運動業態空白,又能承接球隊集訓、比賽,延長游客停留時間。
今年7月,長寧鎮首屆“羅浮杯”足球賽在這里進行,吸引了來自清遠、廣州、增城、東莞、深圳等地的多支球隊參賽。賽事通過社交媒體傳播后,不少球隊主動聯系場地。“現在每到周末,足球場基本都被訂滿,球隊過來比賽,會在村里住一晚、吃兩餐,直接帶動民宿和農家樂的生意。”劉錦華說。
足球場的價值不止于“增收”,更激活了鄉村體育氛圍。劉錦華介紹,村里計劃面向長寧鎮10—16歲的青少年開展免費足球體驗課,“一方面是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也想發掘足球苗子。”
如今,這座生態足球場已成為祥崗村的“第二張名片”,讓“路過”的游客變成“停留”的客人,為村里的文旅產業注入了長效動能。“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完善足球場的配套設施,讓它更好地服務村民日常健身和游客休閑體驗,進一步為村里的文旅產業添力。”劉錦華說。
在祥崗村的艾健康產業園內,工人們正加緊施工,用于科普、展覽、體驗艾文化幾個展廳已初見雛形。產業園總經理曹洪娟介紹,項目計劃建設艾灸館、艾浴中心、兒童樂園等,打造“種植—體驗—康養—銷售”的全鏈條業態。游客可在種植基地采摘艾草,參與艾卷、艾條的DIY制作,體驗非遺灸法;還可在艾灸館、艾浴中心享受康養服務。“我們將結合村里的民宿,推出上門艾灸服務,形成‘民宿+康養’的聯動模式。”曹洪娟說。
選擇在祥崗村落地艾產業,看中的是當地濃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及交通優勢。“羅浮山有著深厚的中醫藥文化積淀,當地特色藥材紅腳艾在宋代典籍《扁鵲心術》中便有記載。”曹洪娟說,最美旅游公路通車后,游客從羅浮山景區到產業園僅需10分鐘車程,便利的交通為文旅市場帶來保障,他們對此也很有信心。
產業落地,村民率先受益。目前,產業園已流轉村里10畝閑置土地,未來還將號召村民在房前屋后種植艾草,由園區統一回收。“每畝艾草能為村民增收幾千元,我們還會招用村民做銷售、園區管理,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曹洪娟透露,園區計劃每年舉辦艾文化節,通過非遺展示、艾草美食評選等活動,傳播羅浮山艾文化。
從民宿集群的“民宿經濟”,到足球場的“體育活力”,再到艾產業的“康養生態”,祥崗村的發展是引領區建設成效的生動體現。最美旅游公路不僅打通了交通壁壘,更讓祥崗村的生態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引領區的政策賦能,為村里的產業升級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資源支撐,二者協同推動村子發展步入快車道。
如今的祥崗村,已不再是羅浮山腳下的“過境村”,而是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鄉村文旅目的地。“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圍繞‘可產可居’的目標,把民宿、體育、艾產業串起來,形成‘一日游’‘兩日游’的線路,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劉錦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