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7號臺風“米娜”影響已逐步減弱,第18號臺風“樺加沙”強度則繼續增強,受“樺加沙”影響,23日白天我市沿海和近海海面陣風逐漸加大至9~11級局地12級,中南部縣區陣風7~9級局地11級;23日夜間至24日中午沿海和近海海面陣風進一步加大至13~14級局地15級以上,陸地陣風中南部縣區11~13級局地14級以上、北部縣區9~11級局地12級以上;23日~25日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惠州市氣象臺預計,23日夜間至24日是風雨影響最強時段,或將根據天氣情況多次發布暴雨預警信號,最高等級可達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氣象信息來源惠州日報報道)。
由于“樺加沙”強度極強、風圈范圍大,具有極端性,可能對我縣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為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特制定主要農作物臺風暴雨防范技術應對措施供種植戶和水產養殖戶參考。
一、晚稻
1.臺風前,要清理溝渠,暴雨后,要及時清溝排水,同時沖洗干凈粘在葉片上的雜物;排水時要逐步放水,防止澇后突晴暴曬引起生理性失水萎蔫。
2.臺風后3-7天為病蟲害防控窗口期,建議受災水稻及時噴施殺菌藥預防細菌性條斑病、紋枯病、白葉枯病及稻瘟病,并加強對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蟲害的監測,一旦發現為害,及時施藥防治。
二、玉米
1.臺風來臨前疏通溝渠、提前深挖低洼地塊并備好排水設備,以防汛降漬。
2.災后及時排水降漬,并依苗情適時追施尿素10~15公斤/畝,同時開展“一噴多促”——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等葉面肥及殺蟲殺菌劑以促進恢復。
3.倒伏植株需分類處置:未抽雄田塊傾斜植株可不扶,已抽雄且平鋪倒伏的應扶正或捆綁,莖折嚴重田塊可改青貯。
4.密切監測并防控南方銹病、玉米螟等病蟲害,以減少損失保障豐收。
三、蔬菜
1.搶收成熟果蔬,對可上市的葉菜、豆類、瓜類等蔬菜,要盡快地進行搶收上市,減少損失。
2.確保排水系統暢通。大風暴雨前后,及時對菜地及其周邊的排水系統進行疏通,確保排水溝渠暢通,降低地下水位,降低田間濕度,防止爛根、漚根,保障根系正常生長。
3.強化災后救護。暴雨過后要及時綁扶倒伏的蔬菜植株,加固菜架,清理粘附在莖葉上的泥沙,摘除下部黃老病葉、枯葉、爛葉,清除殘枝病果,拔除病株,并集中無害化處理,切斷病蟲傳播途徑和減少重復感染。注意適時培土護根、增強抗倒力。
4.強化后期管理。天氣穩定后,待菜田土壤稍干后要及時中耕松土,結合施用少量速效肥,改善土壤物理性質,防止土壤板結,提高土壤透氣、滲水能力,促進根系生長發育,同時避免根系外露,烈日暴曬。同時,對畦面進行松土,增加土壤含氧量,促進蔬菜恢復生長。
四、香蕉
1.輕度受災植株恢復措施
扶正植株:對輕度傾斜或倒伏的植株,使用竹竿、木樁等加固材料進行支撐,支撐桿應與地面呈45°斜插,固定在植株莖桿的1/3至1/2處。支撐點牢固,防止再次倒伏。
清理葉片:修剪大風后損壞嚴重的葉片和莖稈部分,以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消耗。修剪時應保留健康葉片,避免過度修剪。
施肥促長:大風后植株需快速恢復生長,建議使用速效復合肥或有機肥,每株施用適量,并可結合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等促長劑,促進葉片恢復和新芽萌發。
2.中度受災植株恢復措施
扶正與培土:對倒伏或嚴重傾斜的植株進行扶正后,應在植株基部及時培土,增強植株根系的抓地力。可在培土過程中混入有機肥或腐熟農家肥,以促進根系恢復。
莖稈處理與防護:對莖稈有裂痕或輕微斷裂的植株,修剪至健康部位,并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使用石灰、硫磺粉或波爾多液噴涂傷口,防止病菌感染。
加強水肥管理:中度受災植株生長受到較大影響,需要增強水肥管理。以復合微生物肥料以及氨基酸、腐殖酸、海藻酸等產品為主,刺激香蕉根部的再生長,增加根部有益微生物菌群,增加香蕉植株的抗逆性和災后的恢復力;同時配施低濃度的鉀肥、鈣肥,每隔7~10天施1次,連續施3次。除了根系施肥外,還應噴施葉面肥(如0.3%磷酸二氫鉀溶液),每7~10天一次,連續噴施2~3次。
五、甘蔗
1.及時排水降漬。大風強降雨,低洼蔗地易受雨水浸泡,應立即開挖排水溝,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減少土壤水分,促進蔗根扎穩扎深,避免浸泡時間過長,造成甘蔗根系缺氧爛根死亡。
2.扶正培土補肥。及時扶正倒伏甘蔗,可將兩行甘蔗交叉捆扎成“人”字形,踩實泥土壓實蔗根,必要時用木棍輔助支撐。通過高培土促進蔗株穩扎根,減輕產量損失。扶正的蔗株恢復生長15天后,可松綁促進蔗株正常生長。結合扶正培土,增施1次速效肥料,以防脫肥,促進蔗株恢復生長。可增施尿素10kg、鉀肥5kg。
六、其他果樹
1.巡視檢查:首先需要進行全面的園區巡查,評估大風造成的影響,如樹木倒伏、枝條折斷等。
2.加固樹體:加固果樹樹干、修剪過密枝葉,增強抗風能力。
3.修繕設施:對于受損的避雨棚、大棚等設施,應進行緊急修繕或加固,確保它們能夠承受后續可能的惡劣天氣。
4.排水與疏渠:排除積水,在降雨停止后,應迅速開溝疏渠,使用抽水設備加快排水,避免根系長時間積水。清理溝渠,確保所有排水系統暢通無阻,特別是低洼地區的果園,要重點排查和清理。
5.樹體與土壤管理:扶正與修剪,將倒伏或受損的果樹扶正,對斷裂的枝條進行修剪,剪口處用石灰水消毒并包扎。土壤管理,對于根系外露的果樹,應及時用土壤進行覆蓋,防止陽光直射導致根系進一步損傷。
6.葉面噴肥:由于根系可能受損,吸收能力下降,可通過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以補充營養。
7.土壤施肥:對于受損較輕的果園,可在排水后追施速效肥料,促進新根生長;根系受損嚴重的,則需等待一段時間再施肥。
8.病蟲害防治:清理園地,及時清除病蟲枝、爛果、爛葉等,減少病蟲害滋生的溫床。噴施農藥,搶晴噴施廣譜性殺蟲劑和殺菌劑,預防病蟲害的暴發流行。
9.果實處理與采收:搶收果實,對于已成熟且即將采摘的水果,應盡快搶收,減少損失。后期管理,對于坐果的果園,后期要增施鉀肥,追施葉面肥,促進果實增大,提高品質。
七、茶葉
1.加固、修復設施。大風暴雨前后,對坡地、茶行、工作道等及時加固或修復,確保排水溝渠暢通。如果發生水浸要及時清理遺留的雜物,防止病蟲害滋生和影響茶園田間勞作。
2.淺耕松土。天晴兩天時,既應進行淺耕,輔助鋤草、培蔸、松土等措施,鋤地必須及時,要求在雨停后一個星期內完成。
3.追肥管理。每畝施用復合肥5~10kg,結合淺耕措施施用。
4.固定植株。對茶樹根部周邊有松土現象的,將茶樹扶植回原位,用泥土重新固定,淋水。
5.防治病蟲害。對于損傷折斷的茶樹枝條葉片,及時剪除并清理出茶園,防止引發病害。
八、設施種植
1.及時檢修大棚設施,重點檢查用電及棚腳松動和棚架設施,加固棚體并修補棚膜。
2.當降雨量較大使得雨水進入大棚之后,應及時進行排水,防止形成澇害,尤其是要避免大量積水下滲到土壤中,導致蔬菜漚根。對于苗床種植的設施進水后,要盡快排水并做好消殺工作。
3.對于地勢比較低洼不能自行排水的地塊,要運用抽水設施進行抽水。
4.對有上市價值的受災的農產品及時搶收上市,以降低災后損失。
九、漁業水產
1.池塘防逃:再次檢查加固池塘堤壩、進排水口,確保攔網完好;降低池塘水位 (預留暴雨容量),防止漫塘;必要時在池塘加設防逃網;疏通好池塘周邊的排洪渠,確保雨水及時排走。
2.及時起捕:對達到上市規格或易受影響的養殖水產品,適時安排捕撈上市,減少存塘風險。
3.物資保障:備足應急增氧劑、消毒劑、搶險物資(沙袋、木樁、繩索等)和發電機燃料。
4.水質管理:暴雨過后,先對池塘進行消毒,再調節水質,防止疫病暴發;檢查存塘量,及時補充魚種或調整養殖計劃。
博羅縣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202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