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提升全民食品安全素養,9月28日,博羅縣2025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在天虹購物廣場開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為主題,由縣食品藥品安全與高質量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牽頭,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教育局、農業農村局等多部門協同舉辦,通過多樣化科普形式搭建政府、企業與公眾間的溝通橋梁。活動現場,咨詢臺前排起長隊,執法人員與志愿者為群眾發放法律法規手冊、食品安全指南及定制手提袋,圍繞食品標簽識別、食源性疾病預防等問題答疑解惑。此次宣傳活動共發放資料2000余份,接受咨詢400余人次,成為我縣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實踐的生動縮影。
食品安全事關民生福祉,我縣始終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為目標,將宣傳工作作為撬動社會共治的關鍵支點,探索形成多項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
一、構建“多方聯動”格局,凝聚宣傳合力
食品安全宣傳絕非單一部門的“獨角戲”。食品安全宣傳絕非單一部門的“獨角戲”。我縣充分發揮縣食品藥品安全與高質量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的統籌協調作用,打破部門壁壘,聯動市場監管、教育、衛健等多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明確各單位在宣傳工作中的職責分工與協作流程,形成“統一規劃、分頭落實、協同推進”的工作模式。
二、創新“精準滴灌”模式,提升宣傳實效
摒棄“大水漫灌”式宣傳,針對不同群體開展精準科普。在校園,通過“食安小課堂”“有獎問答”等形式,講解青少年喜愛的零食、飲品安全知識,培育健康飲食習慣;在鄉村,利用趕集日開展“移動宣傳”,用通俗語言解讀假冒偽劣食品辨別技巧;在商超、農貿市場,推行“你點我檢”“你送我檢”服務,現場解讀檢測結果,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群眾能懂的實用信息。
三、打造“線上線下”矩陣,拓寬宣傳維度
堅持線下場景滲透與線上云端傳播相結合。線下常態化開展“六進”活動,推動宣傳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農村等重點場所,通過展板展示、實物講解、講座培訓等形式實現面對面科普;線上依托融媒體平臺,發布“隨機查餐廳”短視頻、食品安全科普動畫,解讀《食品安全法》《反食品浪費法》等法律法規,讓食安知識隨時隨地可學可看。
四、強化“主體責任”引導,夯實共治基礎
宣傳工作始終貫穿“企業主責、社會監督”理念。組織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專題培訓,解讀主體責任相關規定,引導企業誠信守法經營;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參與執法檢查觀摩,通過“開門監管”激發公眾監督熱情。同時,宣傳反食品浪費理念,推動餐飲單位推廣“小份菜”“半份菜”,引導消費者踐行“光盤行動”,在全社會形成“企業自律、公眾參與、監管有力”的共治氛圍。
食品安全宣傳沒有終點,社會共治任重道遠。下一步,我縣將持續深化宣傳經驗,完善長效機制,讓食品安全從“政府監管”的單向發力,轉變為“人人參與”的全民行動,共同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