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將至,各類節令食品和特色旅游食品迎來消費高峰。為確保群眾度過一個歡樂、安全、健康的雙節假期,博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消委會特發布如下消費提示。
一、購買月餅要牢記,一選二看三注意
選好渠道。購買月餅、糕點、肉類、乳制品等節日熱銷食品時,應選擇證照齊全、管理規范的商場、超市或農貿市場等正規渠道。避免在無證無照食品攤點采購食品,不購買來源不明的食品。網絡訂購月餅需謹慎,在淘寶、微店、朋友圈購買“自制”“定制”月餅時,須確認商家是否具有合法生產經營資質。
看準標簽。查看包裝是否完整,標簽標識是否清晰。食品標簽上應注明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規格、生產廠家、廠址、聯系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貯存條件等信息。拆開包裝后,要查看食品外觀是否正常,有無異味、霉變,一旦發現異常,不要食用。
合理消費。注意過度包裝的月餅禮盒,商品過度包裝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也會增加成本,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注意查看營養標簽,月餅在加工中使用大量的油脂和糖,建議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適量食用。理性看待“打折”“促銷”“保健”“無糖”等概念,按需購買,避免浪費。
二、節日聚餐重安全,勤儉節約不含糊
外出就餐時,應選擇證照齊全、環境整潔、食品安全等級較高的餐飲單位和實施“明廚亮灶”的餐廳就餐。點菜時要適量,節約用餐,杜絕鋪張浪費。擔心餐館提供預制菜的應當面咨詢并約定,做到明明白白消費,避免不必要的爭議。
家庭聚餐時,不購買、不食用來源不明的蔬果、水產品及未經檢疫的肉制品,加工食物時務必做到燒熟煮透。網絡訂餐時應選擇已公示有效證照、顧客評價好、距離較近的餐飲服務單位訂餐,謹慎網購涼菜、生食品種、冷加工糕點等食品,收貨后及時檢查包裝是否完好、是否受到污染或變質
農村集體聚餐,舉辦方必須選擇持有有效健康證明、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合格證的廚師團隊,嚴禁無證人員參與食品加工;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按法律法規及標準加工制作食品。
三、保健食品需謹慎,按需購買免上當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替代藥品用來治療疾病,節日期間參加保健宣傳活動,當心受騙上當。不要盲目參加任何以產品銷售為目的的健康知識講座、專家報告等;不要盲目通過會議銷售、電話銷售、免費試用等活動購買保健食品;不要購買無保健食品標識的非法產品。選購時認準保健食品標志(小藍帽)。保健食品相關產品信息可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查詢。
四、節日促銷保持理性,看清規則
理性看待促銷。節日期間商家促銷活動繁多,面對各類“打折促銷”“滿減贈送”等促銷活動,要保持清醒理性,不被商家推銷左右,結合需求和經濟實力消費,拒絕盲目跟風、沖動消費。
核實促銷規則。參與促銷活動時,仔細閱讀活動規則和限制條件,了解清楚優惠券、折扣券的使用范圍、期限和方式,避免產生誤解和糾紛。
謹慎選擇預付消費。辦理美容美發、健身、洗車、蟹卡等領域的預付卡時,不要盲目追求“高額折扣”“長期優惠”,建議選擇短期限、小面額卡種,降低使用風險。同時,應簽訂書面協議,明確使用范圍、期限、退費條件等重要條款,避免“口說無憑”。
認真核對價格。點餐前、購買旅游商品前留意商家是否明碼標價,結賬時仔細核對賬單,防止“低價高收”“亂添加收費項目”等情況,做到明白消費。
五、權益保障保留憑證,依法維權
主動索要票據。購物時注意索取并妥善保管發票、收據、電子支付記錄、合同等有效憑證。
保留線上記錄。線上消費時,注意保存商品介紹頁面、促銷活動截圖、直播帶貨錄屏、與商家的聊天記錄、交易快照等電子證據。
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可先與商家或交易平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撥打經營者所在地12345、12315熱線或登錄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等渠道進行投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