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中,博羅縣湖鎮鎮新作塘村曾是東江縱隊地下交通網的核心樞紐,承載著革命先輩的熱血與信念。如今,這片紅色土地正煥發出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走進新作塘村,追尋那段崢嶸歲月的紅色印記,感受鄉村振興的時代新貌。
步入新作塘村紅色展館,一張張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厚重的革命文物,無聲訴說著往昔風雨如磐的歲月。展墻上,“八圍是個小延安,來到八圍心暖暖。”一行大字格外醒目——這是第三任中共博羅縣委書記黃慈寬對這片熱土的深情禮贊,也成為這段光輝歷史最生動的注腳。
“村里的變化真是翻天覆地。”村民廖蘭女笑容燦爛地說道,“從前一個普通的小村子,如今成了紅色旅游打卡地。日子越過越好,革命故事也越來越多人知道,心里特別自豪。”
近年來,新作塘村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通過多維度協同推進,實現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到人居環境與治理效能的全方位提升,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鄉村振興之路。在規劃引領上,以農旅融合典范為目標,構建“一湖一墻兩點三廊四館”功能布局,成功打造集鄉村旅游、黨員教育和產業研學于一體的示范村。在產業發展方面,重點培育光伏發電、工業旅游和農旅融合等特色產業,其中光伏“漁光互補”項目年收益達3萬元,村企合作工業旅游每年為村集體增收60萬元。在鄉村建設方面,累計植樹2400棵,建成綠美通道3條,完成農房外立面改造300棟,新建及提升道路2800米,村容村貌顯著改善。在基層治理方面,堅持黨建引領,創新積分制與鄉賢參與機制,多方籌措資金推進38個建設項目,建成紅色文化陣地,成功舉辦“村BA”等文體活動,形成多元共治新格局。
此外,該村將依托紅色資源、航天元素、特色農業,積極謀劃新發展。計劃加快縣委機關舊址修復,打造紅色旅游線路,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進一步弘揚抗戰精神;發展航天科技農業,種植優質水稻和水果,推動產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持續推動三產融合,培育新農村新業態。村民們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同時,也用勤勞的雙手書寫著新時代的致富篇章。如今的新作塘村,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展現出紅色文化與現代生活交融的美好畫卷。
“我們借助紅色資源發展旅游和農業,就是要讓新作塘更美、更好,讓村民更幸福。”村委委員王子楓表示,“新時代更應弘揚革命精神,攜手共創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