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為引導孩子們在傳統節日中感悟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文化自信,4月3日下午,觀音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觀音閣中心小學、鎮志愿者協會聯合鎮非遺工作站(德源樓餅家)、鎮雙百社工站在小學烘焙教室開展“傳艾粄技藝·承客家文化”清明節主題活動,共23名“點亮星空行動”孩子參與此次活動。
現場孩子的歡聲笑語與面團的揉搓聲交織在一起,熱鬧非凡。在非遺傳承人李師傅的悉心指導下,眾人紛紛挽起衣袖,興致勃勃地動手嘗試制作青團。在大家的巧手下,糯米粉漸漸幻化成形態萬千的青團,有圓潤飽滿如滿月般的,象征著團圓美滿;有精致小巧似花朵綻放的,帶著自然賦予的清新與嬌俏;還有憨態可掬像笑臉盈盈的,仿佛在傳遞著無盡的歡樂。一個個造型各異的青團悄然成型,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般可愛誘人,讓人看了便心生歡喜。
此次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讓大家在親身體驗中深入了解傳統節日文化,增強了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